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0部分

黃帝紀元4612年(14)5月,德國參謀長小毛奇同奧匈帝國總參謀長赫特岑多夫會談,討論對塞爾維亞的戰爭計劃。6月12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到其科諾皮施特的城堡中同德皇威廉二世舉行會談,為發動戰爭預先確定行動方針,他們都認為,俄國國內困難較大,無法插手巴爾幹戰爭。德皇威廉二世建議奧匈帝國利用這一有利形勢進攻塞爾維亞。威廉二世還明確向斐迪南大公保證,假如俄國插手奧塞衝突,德國將援助奧匈帝國。

6月28日,奧匈帝國在波斯尼亞薩拉熱窩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斐迪南大公親自前往指揮演習,演習結束之後,斐迪南大公夫婦前往薩拉熱窩巡視。而此刻,塞爾維亞的激進組織,早已經準備對斐迪南大公進行刺殺了。(未完待續。)

PS:第一更到,求訂閱,求月票和推薦票!

第五百二十七章 戰爭爆發

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矛盾由來已久,兩國之間早已經註定必有一戰了。奧匈帝國一直想要向巴爾幹半島進行擴張,而俄國人,同樣也希望像巴爾幹半島進行擴張,獲得地中海的出海口。

原本,巴爾幹半島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地盤的。但是,在歐洲列強的支援下,巴爾幹半島的各民族取得了發對土耳其殖民統治戰爭的勝利。

歐洲列強不甘心巴爾幹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它們各自懷著侵略擴張的野心進行干涉,使巴爾幹問題更趨複雜。德國從維護自己在土耳其的利益出發,和奧匈一起支援土耳其,力圖阻撓巴爾幹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俄國出於自身的戰略利益積極推動巴爾幹同盟的建立,企圖以此加強本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地位,使巴爾幹同盟成為反對奧匈和德國的工具。因為在俄國看來,這個同盟的形成,將在法俄兩條戰線以外,開闢反對德奧同盟的第三條戰線,這就意味著奧匈帝國的兵力將從俄國戰線抽走,減弱對俄國的壓力。同時,這一同盟的建立也將切斷德奧與土耳其的聯絡。

第一次巴爾幹半島戰爭,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失敗而告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把依諾斯到密土亞線以西的領土全部割給巴爾幹各國,只保留伊斯坦布林附近不大的地區。

但是,獲勝的巴爾幹同盟卻因為分贓不均,因此而爆發了第二場巴爾幹戰爭。在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當中,保加利亞戰敗,羅馬尼亞獲得了南多布羅加,塞爾維亞獲得了馬其頓大部,希臘獲得了南部馬其頓、西色雷斯和里克特島。土耳其利用巴爾幹國家的內訌。重佔亞得里亞堡。

兩次巴爾幹戰爭推動了奧匈統治下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斯拉夫人的民族運動,他們要求和塞爾維亞合併,建立一個大塞爾維亞國家。奧匈帝國堅決反對塞爾維亞的擴大,並決定吞併塞爾維亞。奧塞的衝突勢必引起奧俄的衝突以及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衝突。巴爾幹已成為歐洲列強矛盾的焦點和歐洲的火藥庫。

擺脫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的塞爾維亞在巴爾幹地區日趨強大起來,已成為南斯拉夫人反對外國統治、爭取民族統一的核心。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兩地的南斯拉夫人,強烈要求擺脫奧匈帝國的統治。與塞爾維亞合併,建立統一的南斯拉夫國家。以塞爾維亞為中心的南斯拉夫民族統一運動的發展,使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者極為不安。因此,奧匈帝國加緊進行以摧毀塞爾維亞為目標的戰爭準備,而主持制定侵略塞爾維亞戰爭計劃的正是斐迪南大公和奧匈帝國總參謀長馮。赫特岑多夫。當時,在塞爾維亞國內已出現反奧宣傳活動和愛國團體。1908年成立了“國防會”,1911年成立了“黑衣會”。這兩個組織受到歐洲以巴古寧、克魯泡特金為代表的無政府主義思潮的影響。“國防會”主張進行遊擊戰來阻止奧匈帝國吞併塞爾維亞,並招募和訓練志願軍。“黑手會”主張採取恐怖行動,它的奮鬥目標是“實現民族的思想。統一所有塞爾維亞民族”。黑手會的活動方式是,單線聯絡,秘密活動,絕對服從,勇於犧牲。領導這個組織的是塞爾維亞參謀本部情報主任德拉古丁。提米特利耶維奇上校。20世紀初,巴爾幹地區多次發生暗殺事件,許多青年愛國者都以獻身精神去進行這些恐怖活動。

當奧匈帝國決定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在薩拉熱窩舉行軍事演習之後。這一挑釁行動,大大激怒了塞爾維亞愛國者。“黑手社”和波斯尼亞當地的秘密民族主義團體“青年波斯尼亞”擬定了行刺斐迪南的計劃。塞爾維亞政府事前已發覺了刺殺斐迪南的行動,並反對這一行動,擔心這一事件可能導致可怕的後果,因為塞爾維亞難以抵擋奧匈帝國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