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混元氣,而是不同屬性的真氣,這些真氣都能凝元,然後混在一起。
換成其他人,這種方式想都不敢想,單單真元混雜就夠嗆。
內力、真氣、劍氣、佛力、真元、劍元、佛元等等,不管哪一種,都是越精純越好,沒人喜歡駁雜,唯獨《混元經》例外,包容、駁雜、混融這些全都是混元的特性。
謝小玉已經替這部功法想好名字,就叫《永珍歸一訣》。
《永珍歸一訣》摻雜太多東西,而且將來還要往裡面塞東西,說是“永珍”,一點都不誇張;“歸一”則有兩重涵義——其一是他將各種功法重新推演一遍,取萬法歸一的意思。,其二是萬物最終要回歸混元,這是一個輪迴。
《混元經》的最終境界並不是生化萬物,而是萬物滅度,天地崩毀,重歸渾沛,渾沌是始,也是終,這個佛門最高境界“寂滅空無”是同樣道理。
至於叫“訣”,完全是謝小玉的惡趣味。
道門替功法取名有一套規矩,簡單的叫“訣”,複雜的叫“功”;如果更復雜,而且特性不只一種,就叫“法”,比如《六如法》就有夢、幻、泡、影、露、電六種特性;比這更復雜的,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特性,就得叫“經”,《混元經》、《力士經》都是如此,它們雖是次級品,卻包羅永珍、龐雜繁複。,再往上還有兩層,一層是“典”,那已經不只是複雜,必須系統分明,條理清晰,而且要完全涵蓋某條大道;最後一層就是“藏”,那是對大道的詮釋,古往今來,有資格以“藏”為名的書不過一掌之數。
謝小玉的這套《永珍歸一訣》由《混元經》衍化而來,又塞了一大堆東西,而且以後還要繼續塞,最起碼也應該算是“經”,說不定還能劃入“典”的行列,但是謝小玉偏偏取名《永珍歸一訣》。
盤腿端坐在石臺上,輕呼慢吸,調息吐納,謝小玉一邊感應著四周無所不在的大道波動,一邊徐徐轉動著《永珍歸一訣》,而且不停調整。
謝小玉是在尋找契合點,讓功法和大道盡可能契合。
不知道過了多久,謝小玉緩緩睜開眼睛,這時他看到十幾個人站在旁邊,其中就有老白毛和中年漢子。
“幹什麼?”謝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