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泰斗”之稱的臧克家。1930年,臧克家參加國立青島大學入學考試時,數學得了零分,作文也只寫了三句雜感:“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成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海。”按常理,他鐵定不會被錄取。幸運的是,他碰上了一位不尋常的主考人—文學院院長聞一多。聞一多先生從這三句雜感中發現了這位青年身上潛在的詩人才氣,破格錄取了他。 txt小說上傳分享
從“童話大王”鄭淵潔看學校教育(2)
果然,臧克家沒有辜負聞一多先生的提攜與期望,很快就發表了一首又一首新詩,並於1933年出版了轟動一時的詩集《烙印》,後來譽滿中國詩壇。
華羅庚、臧克家、鄭淵潔們的成功,讓我們不得不再一次思考教育的最高目的到底是什麼?是讓一個人的大腦成為一個智慧的“加工廠”,還是成為一個統一規範的知識的“大倉庫”?如今,誰還有聞一多、熊慶來那樣的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膽識?又有多少人還有鄭淵潔那樣的心態?人們都在痛恨“功利足球”害苦了中國足球和中國足球人,其實,“應試教育”對教育與被教育者的危害比前者大了何止幾百倍、幾千倍!掌握知識和提高智慧之間並不能劃等號。儘管絕大多數人已經對此形成了共識,但對“分數至上”、“應試教育”以及解決出路的認識上卻還有很多的分歧。這固然與它涉及到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有關,但一個重要的不容忽視的原因是:人們總認為“以分數論英雄”是相對公平的。
這看上去的確是很公平透明的一項規則。這條規則反映了當前統一制式教育的精髓,就是每一個學生以同樣的教學方式學習同樣的課程,並用同樣的方式對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成果優異的學生得到肯定與獎賞。其最高獎賞就是得到升學的機會。
可是,這個遊戲規則是建立在這樣的假設之上的,即每一個人都是相同的,所以,統一制式教育是平等公正的。但是“多元智慧理論”說明每一個人的智慧結構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智慧組合;生活的事實也告訴我們,人與人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往往是各有所長。如此看來,“應試教育”是建立在錯誤的假設之上的。錯就錯在它忽略了人的智慧結構的差異性與獨特性。一定讓一些人拿自己的短處與另一些人的長處進行對比,並以這種對比的結果決定一個人的命運,顯然是不公平的。如果按照這樣的標準,華羅庚進不了清華,臧克家也上不了國立青島大學。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從我手裡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並不是無可挑剔的模範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他認為,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的引導。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因材施教”的問題。
什麼叫“因材施教”呢?中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怎樣做到“因材施教”呢?陶行知先生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儘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而前蘇聯教育學院院長、教育家、心理學家贊科夫則認為教育的關鍵是要“心中有兒童”。他說:“當教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理解為他是一個具有個人特點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結構的人的時候,這樣的理解才能有助於教師去熱愛兒童和尊重兒童。”也就是說,學生是主體,也是中心,教師的任務是引導、指導、示範和服務;同時,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方面,學校和教師不能以一個模式化的標準,簡單地評價一個學生,更不能以自己的偏好去讚賞或貶低某一個學生。
贊科夫提出,在教學內容上要引導兒童儘早掌握理論性知識,以發揮其對兒童發展的指導作用。兒童每掌握一個初級的科學概念和原理及其邏輯聯絡,心智中就好像“點亮一盞燈”,由此促進兒童聞一知十、舉一反三的推理能力的發展;使知識的掌握真正成為基本技能、技巧訓練的基礎,並在頭腦中形成合乎邏輯的結構。在教學方法上,他反對教師“牽著兒童走”的傳統教學方式,主張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在課堂裡,他鼓勵教師按照特定課題的教學要求,同孩子們進行自由的、無拘無束的談話,容許孩子們把自己從日常生活中得到的個人體會、印象、想法帶進課堂中來。同時,對兒童的課外活動採取俱樂部的形式,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