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而非別人怎麼樣。

你的救贖並不能在別人的行為(action)中找到,只能在你的反應(reaction)中找到。

尼:雖然我心中明白,但不知怎的,這聽起來卻象是,我們不該在意在關係中別人對我們做了什麼。他們可以為所欲為,只要我們保持平衡,保持住我們自己如如不動,以及所有那些美德,便沒有東西能觸及我們。但其他人的確觸及了我們。他們的行為的確傷害了我們。而當傷害進入了關係時,我卻不知如何是好。如果我能對自己說:“站開一些;使它沒有意義。”好像不錯,但知易行難啊!在關係裡,我的確曾被別人的言語和行為傷害過。

神:會有那麼一天,你不再受傷。在那一天,你會了悟——並且實現——關係的真正意義;它們的真正理由。

由於你已忘記此點,所以你以那種方式反應。但那也沒關係,那是成長過程的一部分。那是進化的一部分。在關係裡,你從事的是靈魂的工作,然而那是一個主要的瞭解,一個主要的憶起。你仍然必須在你的那個層面努力——瞭解的層面、願意的層面、憶起的層面,直到你憶起此點,並且也憶起了如何利用關係為創造自己的一項工具。

因此,當你對別人的所是、所說或所為感到痛苦或傷痛時,你可以這麼做。首先是對你自己及別人誠實的承認你到底感覺如何。你們很多人怕這樣做,因為你認為那會令你“不好意思”。在你內心深處的某個地方,你瞭解,你“那樣感覺”很可能是可笑的,很可能你是太小氣了。不是的,你是“比那大量多了”。但你卻沒辦法。你仍然那樣感覺。

只有一件事你可以做。你必須尊重你的感受。因為尊重你的感受意味著尊重你自己。而且你必須愛你的鄰人如你愛自己一樣。如果你無法尊重你自己內心的感受,你又如何能期待去了解和尊重別人的感受呢?

在與別人的互動過程裡,第一個問題是:現在我是誰,還有,與那個相關的,我想要作誰?

往往你不記得你是誰,並且不知道你想作誰,直到你嘗試了好幾種作人的方式。那就是為什麼尊重你最真實的感受是如此的重要。

如果你的第一個感覺是負面的感覺,有那感覺往往就足以讓你遠離它了。因為當你有那憤怒、有那不悅、有那厭惡、有那怒氣、爽快承認想“傷害回去”的感覺時,你才能舍掉這些第一次的感覺為“非你想要作的人”。

大師則是都已經歷過這類經驗,而能事先預知她最終的選擇是什麼的人。她並不需要“試試”任何事。她以前穿過這些衣服,知道它們並不合身;它們不是“她”。而既然一位大師的一生都致力於不斷地實現她所知的她自己,她就再也不會懷抱這種不合適的感覺。

那就是為什麼大師面臨其他人可能會稱為災難的事情時,能面不改色的原因。大師祝福災難,因為大師明白,自己的成長來自災禍(及所有經驗)的種子。而大師的第二個人生目的永遠是成長。因為一旦一個人已經完全的自我實現了,便再也沒別的事可做,除了更多的自我實現之外。

在這個階段,一個人由靈魂的工作轉移到神的工作(God work),因為這正是我在做的事!

為了這個討論的目的,我會假定,你仍然在努力於靈魂的工作。你仍在尋求實現——使成“真實”——你真正是誰。生命(我)會給你豐富的機會去創造那個(記住,人生並非一個發現的過程,人生是個創造的過程)。

你可以一而再地創造你是誰。的確,你每一天都在做。不過,照事情的現狀來看,你並不總是發現同樣的答案。在雷同的外在經驗之下,第一天你的反應可能是選擇要有耐心、有愛心和仁慈。第二天你可能選擇要憤怒、脾氣壞而悲傷。

大師則是永遠得出同樣答案的那個人——而那答案永遠是最高的選擇。

在這一點上,大師是隨時隨地可預測的。相反的,學生則是完全的不可預測。在成為大師的道路上,只藉由,在對任何情況的反應上,一個人是多麼可預測的做出最高的選擇,便可知他做得怎麼樣了。

當然,這開啟了一個問題:什麼選擇才是最高的選擇?

這是有史以來,一直環繞著人類哲學和神學的一個問題。如果這個問題真的令你關注,你已經在作大師的路上了。因為事實上,大多數人仍然繼續完全關注於另一個問題上。不是什麼才是最高的選擇,卻是什麼才是最有利的選擇?或我如何能損失得最少?

當你由減低損失或最大利益的觀點來過生活時,人生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