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冷在八年前自殺,那一年她恰巧在赤焰國與綠蘿國的邊境駐守,當時鬧得沸沸揚揚,她自然也聽說了。不過因為父親才過世不久,所以她並沒有心情多加關注。
翻開詞集,泛黃的紙張浸潤年歲的氣息,帶著清雅的菊香,撲面而來。看來,這吳縣令還是一個好風雅的人。
入目,風骨勁健的字型讓人眼前一亮,上書:花落無聲,冷月空明。
據說當年的名妓淺淺寫得一手好書法,令天下男兒都望塵莫及,以這詞集的紙張來判斷,想必這是當年最先流傳的幾本手抄摹本,而且還是書法大家的作品。若不然,定不能將淺淺的字描摹至此等以假亂真的境界。
平阮兒之所以知道,是因為蘇姨在家中收集了不少淺淺的真跡。沒有讓她培育出大家閨秀的氣質,但好歹眼力勁長了不少。
將印有那八個字的扉頁翻開,便看到了關於花冷的簡介:花冷,號飛花居士,建安三十六年生,錦城人士,當朝宰相花眠義子。其詞婉麗綺靡,想象詭譎,被譽為“詞聖”。擅音律,皆工詩賦……太和四年投河自殺,年僅十七。
與此同時,這段文字下方還有另一種筆跡所書的註釋。而且這筆跡與桌上的公文批覆同出一轍,筆力剛勁,緊守方圓尺寸之地,一看便知是出自那位嚴肅端正的吳大人之手。
其註解有兩處,一處為:非錦城,乃樂安也。第二處則顯得莫名其妙,單獨將花眠勾了出來,在後面加上了“神童案”三個字。
平阮兒不由得皺眉,從詞集擺放位置以及精心儲存的情況來看,吳縣令定然對這本《飛花集》愛不釋手。若是常人擁有珍貴詞集,必當好生珍藏,捨不得塗畫,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