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這一路上受擠兌的仇
“我是問大人想築什麼樣的河堤?”王沈不爽的說道
“十年不潰”答案依舊,回答的人也依舊
“嗯”王沈回味了好久才緩緩道:“大人好想法,不過,咱們現在暫時是不能這麼做了,洪水將至,估計也就是這五六日的光景了,要想築十年不潰的護堤,我看咱們還是要等到這洪水過去,來年在做”
“哎這不廢話嗎”在眾人的失望聲中,戲志才怒斥道
“不,這絕不是廢話”王沈義正言辭道:“我就是要看看大人有沒有這個魄力治水一波洪峰可以治理,但是千年水患卻不是眼下這幾日能完成的,我們要做的是造福千古的大事,不是簡簡單單的糊弄之事”
“是是是”戲志才連連點頭,應付著面前的王沈
“哼”王沈扭頭不悅的一哼
“先生休要跟他一般見識”皇甫岑道:“我答應先生,等這洪峰過去後,動用民力休整一年護堤,保河東百年無患”
“好”王沈見皇甫岑許諾,氣勢如虹的拍案而起,激動道:“有大人這番話,卑職就是死,也要跟著大人走到底”
“那先生可否把注意下?”皇甫岑尷尬的補充道:“眼下,人命關天,我們不可坐視不管”
“大人,我聽聞河東開壇設學,請了天下諸子百家,其中就有王某很敬佩的名士大賢在,大人何不把他們請來相助”
“廢話,他們要是清楚,我們何必找你”戲志才有些急了,這王沈吞吐,好不痛快
“我是說,這申屠蟠、襄楷、馬釗等人即便不通護堤之策,也通曉護堤治水諸事,他們能幫得上咱們的大忙就連蒲坂蒲氏一族都是精明強幹的河工,有他們不求何必捨近求遠?”
“真的?”
“嗯”王沈說道:“把他們叫來,在召集下派各縣的軍民,一會我把方法下,大家都記下,然後分去各地,按當地情景然後在具體實施措施”
“哦”戲志才這才明曉,這王沈絕對不是在故弄玄虛,確實是有計劃的在溝通河東的水患
“我這就去把講學的幾位先生請來”華歆說道
“馬釗師父還在城內,蒲潛也隨我剛剛回來,所幸他們都還在這安邑城”裴茂邊往外走,邊激動的說道
“大家都去找一下人,切忌,不可聲張,造成河東的恐慌,只要把需要的人找來便可”皇甫岑不忘囑託道:“半個時辰後,咱們這裡還在這裡聚”
………【第五十三章 治水方略】………
“諸位,都靜一下,聽伯達先生說話”皇甫岑起身,示意身旁眾人不要喧囂,都屏氣凝神聽著面前王沈的說話
王沈略有不適,畢竟沒有見過這麼多人的場面,而且大多數都是官職在身,又有很多大名士在場,清了清嗓子,低頭也不瞧眾人,走到平鋪的河東郡圖紙上,單手支撐,說道:“諸位請看”
眾人圍聚一起觀瞧
“黃河水濁,諸位都很清楚,早在西漢王莽擅政之時,便有大司馬史張戎,張仲功,提出黃河水重濁,號為一石水而六鬥泥的說法,這也是我們治水人歷來採用的說法”王沈說到一半
便又河東郡內小吏紛紛點頭道:“確實聽過這個說法,而且咱們汾水、涑水同黃河水差不多,也是這個樣”
“說這麼多,跟咱們防止暴洪有什麼關係?”戲志才等皇甫岑北地過來的心腹皆是不懂的問道,他們出身北地,少見如此雄壯的河水,自然也不太清楚
“外行人說外行話”王沈鄙視一眼,開口道:“治水堵、疏、通並不是單隻水”
“那還有什麼?”幾人不解的問道
“你們想啊,這河水一石之中飽含六鬥沙土,那就是很大沖擊,如果急衝擊護堤如果緩,則同樣墊高了河床,河床一高,同樣水勢便會沒過護堤,咱們同樣成為甕中之鱉也就是說我們還要疏通沙土”
“哦”皇甫岑明瞭的說道:“咱們不光要放水,還要讓河水沖刷泥沙入海”
“對”王沈點頭道:“就是這個理兒”
“那想什麼辦法?”戲志才放下身段虛心求教
“古人治水有兩三種方法,先是大禹治水讓人知曉,這黃河水只能疏通,卻不能堵”
眾人點頭
“古人治河其二,束水衝沙就是將堤壩修的極窄,加水流,認為這樣不但可以防止泥沙沉積,還能將河底地淤泥沖走可在我看來,這束水衝沙聽起來不錯,實際上卻不行,因為堤壩修的太窄,壩壁受到的力度就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