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下面說說大雪寺###院的由來。

###,就是將死者的屍體喂鷲鷹。鷲鷹食後飛上天空,藏族則認為死者順利昇天。###在###場舉行,各地有固定地點。人死後,停屍數日,請喇嘛唸經擇日送葬。出殯一般很早,有專人將屍體送至###師首先焚香供神,鷲見煙火而聚集在###場周圍。###師隨即將屍體衣服剝去,按一定程式肢解屍體,肉骨剝離。骨頭用石頭搗碎,並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塊放置一旁。最後用哨聲呼來鷲,按骨、肉順序別餵食,直到吞食淨盡 。

###是藏地古老而獨特的風俗習慣,也是大部分西藏人採用的喪葬方法。

藏族的喪葬形式是經歷了歷史變化的,據藏文史籍記載,在遠古的“七天墀”之時,諸王死時是“握天繩昇天”,“如虹散失,無有屍骸”。這種情況同藏族當時的認識有關,當時藏族認為其祖先來自天上,死後歸天。

藏語稱###為“杜垂傑哇”意為“關(屍)到葬場”;又稱“恰多”意為“喂鷲鷹”。文中“恰”是一種專門食屍肉禿鷹,謂之“哈桂”。據此可知這種“###”亦可謂之“鳥葬”。

###習俗始於何時,未見具體而確切的記載,佛教傳入西藏後,對於西藏喪葬習俗的影響很大,在佛教中“佈施”是信眾奉行的準則,佈施有多種,捨身也是一種佈施,據敦煌發現的《要行捨身經》中載,即勸人於死後分割血肉,佈施尸陀林(葬屍場)中。在漢地隋以前已有此風俗。這種風俗對於共同信奉佛教的藏族或許是殊途同歸。在佛教故事中也有“屍毗王以身施鴿”及“摩訶薩埵投身飼虎”的佛經故事,宣揚“菩薩佈施,不惜生命”等。

藏族較為普遍的一種葬俗,亦稱“鳥葬”。用於一般的農牧民和普通人。藏族佛教信徒們認為,###寄託著一種升上“天堂”的願望。每一地區都有###場地,即###場,有專人(###師)從事此業。人死後把屍體捲曲起來,把頭屈於膝部,合成坐的姿勢,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於門後右側的土臺上,請喇嘛誦超度經。擇吉日由背屍人將屍體背到###臺,先點“桑”煙引起來禿鷲,喇嘛誦經完畢,由###師處理屍體。然後,群鷲應聲飛至,爭相啄食,以食盡最為吉祥,說明死者沒有罪孽,靈魂已安然昇天。如未被食淨,要將剩餘部分揀起焚化,同時唸經超度。藏族人認為,###臺周圍山上的禿鷲,除吃人屍體外,不傷害任何小動物,是“神鳥”。###儀式一般在清晨舉行。死者家屬在天亮前,要把屍體送到###臺,太陽徐徐升起,###儀式開始。未經允許,最好不要去觀看。

###是藏族人民最能接受、也是藏區最普遍的一種葬俗。依據西藏古墓遺址推斷,###可能起源於公元7世紀以後,有學者認為,這種喪葬形式是由直貢噶舉所創立的。公元1179年直貢巴仁欽貝在墨竹工卡縣直貢地方建造了直貢替寺,並在當時推行和完善了###制度。

關於###,藏傳佛教認為,點燃桑煙是鋪上五彩路,恭請空行母到###臺,屍體作為供品,敬獻諸神,祈禱贖去逝者在世時的罪孽,請諸神把其靈魂帶到天界。###臺上桑煙引來的鷹鷲,除吃人屍體外,不傷害任何動物,藏人稱之為“神鳥”。據說,如此葬法是效仿釋迦牟尼“捨身飼虎”的行為,所以西藏至今仍流行###。

大雪寺###院在西藏很有名。

###院中間有一塊約4平方米大小、用鵝卵石鋪砌而成的葬屍池,池北邊有一塊60厘米高的長方形石塊,是###時停放屍體的。在###院南門外,還豎立一根約10餘米高的經幡旗杆,上邊有骷髏骨雕塑,頂部懸掛著很多褪了色的經幡。送逝者到大雪寺###臺前,把屍體捲曲起來,頭屈於膝部,使成坐的姿勢,用白色藏被包裹,擇吉日由背屍人將屍體送至###臺,點燃桑煙引來鷹鷲,再進行屍解。因為鷹鷲喜歡吃肉,不喜歡吃骨頭,所以###程式就採用倒敘法,先喂骨頭。

此刻,我懷裡的凌雲多忽然輕微一抖。

我摘下狙擊步槍,摸黑去靠近###院。

我儘量在靠近的時候不發出太大的動靜,惟恐真的驚動了裡面的“人”。

天空中不時有枯葉劃過。

藉著一絲月光,我踮著腳步摸到門邊,用步槍去推門。

突然,我竟連槍帶手推了進去。

我穩穩神,用手探了探。

一團漆黑。

奇怪,葬屍池旁左右神匣的長明酥油燈滅了。

我把手向裡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