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才發現,馮國璋的家眷已經不知去向,震怒之下的慈禧太后於是命令,將袁世凱公審,梟首示眾。
翁同龢立刻前去安排,而袁世凱的部將段祺瑞,則在回到西安之後被解除了軍權,翁同龢給段祺瑞安排了一個閒職,明升暗降。
段祺瑞在林飛時代是一代梟雄,在這個時代也不是容易欺負的主兒,段祺瑞向朝廷請願,請求到甘肅一帶鎮守,並暗中指使部下,百般刁難新任統兵軍官,讓清廷看到,我段祺瑞的兵,只能我段祺瑞帶,其他人不行。
翁同龢有心不同意,可是考慮到段祺瑞的部下難以駕馭,況且把段祺瑞留在西安,遲早會生禍端,於是同意段祺瑞前往甘肅鎮守。
段祺瑞於是起兵,離開了西安這片是非之地。
七月二十五日,翁同龢開始審問袁世凱,開始的時候沒有公審,翁同龢在私下裡審問袁世凱。
袁世凱剛開始被抓住的時候還憤憤不平,痛斥奸佞當道,忠良報國無門,甚至給慈禧太后寫了血書,可是一點用都沒有,根本沒有人搭理袁世凱。
事到如今,袁世凱已經把所有事情都想清楚了,翁同龢就是要致自己於死地,現在多說什麼國家大義屁用沒有,還是給自己想好出路吧。
袁世凱用幾乎哀求的語氣對翁同龢說道:“翁大人,看來同朝為官多年,我又是李中堂舊部,求大人網開一面,放我一條生路。”
翁同龢冷笑連連,“袁世凱,你已經投靠飛賊,我要是放你一條生路,就是和飛賊同流合汙,我豈能放你。”
袁世凱看出翁同龢要致自己於死地,無可挽回,只能認命,於是說道:“翁大人,這樣吧,你不要對我用刑,你說什麼我招認什麼,另外不要傷害我的家人,可以嗎?”
翁同龢想了想,覺得除掉袁世凱就行了,袁世凱的家人,殺不殺影響不大,至於用酷刑折磨袁世凱,更是沒什麼意思,於是欣然應允。
袁世凱於是承認了勾結飛賊,意欲謀反的罪行,七月二十七日,袁世凱被梟首示眾,對袁世凱的家人,念在袁世凱征戰有功,法外施恩,赦免無罪。
可嘆袁世凱,林飛時代的一代梟雄,就這樣死在了林飛的離間計之下,死在了清廷高層的內鬥之中。
林飛聽說了袁世凱的死訊,命人在大禹城烈士陵園給袁世凱豎立了一塊紀念碑,目的是坐實袁世凱“勾結飛賊,意欲謀反”的罪名。
於是在華夏的史書中,袁世凱成了起義未成,被清廷誅殺的悲劇英雄,至於千代靜香和守陵人,以及那首充滿讖語意味的童謠,則永遠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永遠沒有人再提起。
袁世凱死後,翁同龢如願提撥了自己的親信,陝西總兵蘇明珍擔任潼關總兵,總領潼關防務,駐守潼關的部隊,還是袁世凱的新軍,不過此時只剩下三萬了,一萬被段祺瑞帶到了甘肅,一萬被馮國璋投降了林飛。
這三萬新軍,雖然心懷袁世凱,可是不敢不聽蘇明珍的話,就算他們真想不聽話,也沒有人挑頭了,因為兩大領袖段祺瑞、馮國璋,一個遠走,一個投降,剩下的軍官沒有一個有“登高一呼,應者雲集”的威望,根本成不了大事。
蘇明珍來到潼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率領潼關守軍,出征華夏軍。
蘇明珍手下的確有能謀善斷之士,蘇明珍要出關的時候,就勸蘇明珍:“將軍,不記得李唐名將哥舒翰了嗎?”
中華古代的文人就是這樣,說一件事情,不喜歡直接說,喜歡繞個彎子,藉助典故說,其中的滋味,讓聽者自己品讀,蘇明珍沒讀過太多書,聽到幕僚說“李唐”就煩了,怒道:“什麼李唐張唐的,有什麼話直接說。”
“是是是,將軍見諒,哥舒翰乃是一代名將,安史之亂時鎮守潼關,貿然出關迎戰,結果被亂軍所破,將軍您此日之形勢,與哥舒翰一般不二。”
蘇明珍聽幕僚說自己將遭大敗,十分惱怒,冷哼一聲,以蠱惑軍心的罪名,將那個幕僚斬首示眾,隨後引兵出關。
華夏軍的駐地在靈寶,距離潼關六十多公里,蘇明珍決定,直撲華夏軍駐地。
從潼關到靈寶,有一條三十多公里的狹窄山路,當年安史之亂的叛軍,就是在這裡伏擊了哥舒翰的唐軍。
華夏軍指揮官牛大虎見到蘇明珍領兵來勢洶洶,猜到他們也會走這條路,於是派出三個師,將近五萬人的兵力,埋伏在山路上,只等蘇明珍前來,就一舉圍殲。
八月一日,蘇明珍率領部隊進入山路,華夏軍立刻發起全線攻擊,清軍大多數都是袁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