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莉,好組成一個小朝廷。然而,這種協定基於傲氣與利害關係,並不穩固;在她小小的王國裡,年輕的王后就免不了時常激起革命。這個有權有勢的家庭的所有成員,在禮節允許的限度內,常常舌劍唇槍,各不相讓,全養成了嘴皮子刻薄的習慣,對外雖然不大顯露,一家人彷彿和和睦睦,在家裡的關係卻不斷變化,有時僵得厲害。就拿中將的妻子來說,她自從成為男爵夫人,腰板便硬起來,以為身份同甘爾迦羅埃家族的閨秀相等,況且自己還有十萬裡佛爾年金,覺得完全有權同她小姑子愛米莉一樣傲慢無禮,常常以譏諷的口吻祝願小姑有個美滿婚姻,但隨後總要添上一句,說貴族院某某議員的女兒,剛剛嫁給沒有貴族爵銜的某某先生。大嫂德·封丹納子爵夫人,更自恃情趣高雅,財大氣粗,專愛賣弄服飾打扮,室內陳設,以及車馬儀仗,令愛米莉相形見細。愛米莉表露自己的心願,有時見嫂子姐夫們一副鄙夷的神情,不禁氣惱萬分,即便用一連串的挖苦話回敬,也難平息胸中的憤懣。身為一家之主的伯爵,發現王上默許而不可靠的友誼冷了幾分,特別是他寶貝女兒受姐姐嫂嫂的挑逗,眼眶抬得更高,他怎能不憂心忡忡呢?
家事如此,小糾紛愈演愈烈;伯爵眼看要重新贏得王上的寵信,不料在這緊要關頭,國王身染重病,臥床不起。國王是偉大的政治家,在國事維艱、風雨飄搖之際,能夠出色地把握航向,可是病後不久便與世長辭了。德·封丹納伯爵拿不準將來是否得到朝廷思典,就全力以赴,將未婚青年的佼佼者都拉到愛女身邊。出嫁一個驕傲任性的姑娘,的確是非常棘手的事情;可憐的老旺代黨人花費了多少心血,只有親手辦過的人或許能夠理解。伯爵在巴黎已有十年政治生涯,這次倘能滿足他的掌上明珠,了卻他最後的心願,那無疑是錦上添花,一生再無所求。他的家庭成員打入政府各部,有如奧地利王室透過聯姻,大有侵入整個歐洲之勢。小女兒的終身幸福,老伯爵時刻掛在心上,他從不氣餒,引見一個個求婚者;無奈小女倨傲無禮,對她的愛慕者總是評頭論足,斷然拒絕,叫人啼笑皆非。看愛米莉那架勢,真像《一千零一夜》裡的一位公主,又美麗又富有,可以在世界各國的王子中挑選夫婿。她挑剔的理由也滑稽之至:不是說這個雙腿太粗,或者X形腿,就是嫌那個眼睛近視;不是說這個叫杜朗姓名太俗,就是說那個走路有點瘸;差不多所有的人都太胖,沒有一箇中意的。她拒絕兩三個求婚者之後,就顯得格外快活,格外精神,格外動人,一頭扎進冬季交際會中,奔波於舞會場上,用敏銳的目光觀察當今的知名人士,饒有興味地引逗人家向她求愛,接著又總是拒絕人家。
愛米莉扮演塞莉梅娜①的角色,是有充分天賦條件的。她身段苗條,體態輕盈,走路的姿勢,可以端莊得令人起敬,也可以活潑得叫人喜愛。她的脖頸稍長,做出鄙視輕慢的樣子,媚態可掬。她練就一套過硬的本領,說一句含蓄的話,或者微微一曬,善於用頭部的姿態、女性的手勢賦予不同的意思,既能令人心花怒放,也能叫人無地自容。一頭黝黑的美髮、兩道濃濃的彎眉,給她的面容增添了高傲的神態;而且,她慣於對鏡整容,賣弄風情,一副眼神或者死死盯住,或者溫柔注視,兩個嘴角或者木然不動,或者微微下彎,或者冷淡一撇,或者蕪爾而笑,就能叫人或者望而生畏,或者情牽意動。愛米莉要想攫取一顆心,她那清越的聲音就非常悅耳;可是,她也會用乾脆利落的口吻,封住一個輕狂男子的口。她那白玉般晶瑩的面頰與前額,宛如一泓清澈的湖水,時而風來驟起漣漪,時而波平復又豁朗。遭她冷眼的青年,不少人指責她是在演戲。然而,她自有迴護的辦法,只要稍弄風情,就能讓誹謗她的人拜倒在她的腳下,甘心受她的鄙視。在時髦的少女中,誰也沒有她那樣善於作態,以傲然的態度,接受一個才子的致意;用侮辱的禮節,貶低同等身份的人;拿簡慢無禮的神情,對付所有企圖與她爭風的人。她每到一處,彷彿不是接受人家問好,而是接受人家致敬;即使來到一位公主府上,她的舉止神態,也儼然高踞於皇后的寶座上。
①塞莉梅娜,莫里哀戲劇《憤世者》中的女主角。
德·封丹納先生髮現,他最寵愛的女兒被全家人嬌慣得不成樣子,完全違背了他教育的初衷,可是木已成舟,奈何不得了。愛米莉見別人起初崇拜她,繼而又對她施行報復,就更激發她的傲氣與自信。這也難怪,別人對她百依百順,早就助長了她的自私心理;寵壞了的孩子都有點像國王,總喜歡捉弄周圍的人。按說,女子忠誠克己便是德,染上這類毛病尤為可惡。不過在目前,愛米莉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