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總算有消停的時候了。
燕明澤這些日子表現得極其孝順,但沈氏有兒子有女兒,也用不著他表現,只道:“你好好用功讀書,爭取光耀門楣。”
燕明澤盼著早日離開書院,這些天,他在書院過得並不如意,全是因為沈元景。是人都知道,捏柿子要挑軟的,他現在拿沈元景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總算,黃家的事跟他料想的一樣,也不是什麼事都沒有進展,黃啟很關照他。
沈氏揮揮手讓他退下,等屋裡靜了,她按了按眉心。
這些日子她想了想分家的事兒,黃芷心如今才十四歲,黃王夫人想多留她兩年,成婚差不多要等到後年春日。
而明年秋日,燕國公就守孝回來,不能他一回來就立刻分家,最多再等半年,無論如何都要把家分了。
就算燕國公不願意,沈氏也會請老夫人做主,把分家的事兒儘快給定下來。
那會兒,明蕎還未過十五歲的生辰,也不知道親事定沒定。
她的女兒,最是貼心,真嫁人了,沈氏還捨不得呢。
燕明澤的婚事沒有燕明蕎插手的地方,她去不過是陪黃家小娘子說說話,然後去留香樓跟著吃頓飯而已。
親事沒定下來,燕明蕎也不會喊黃芷心嫂子。
再加上她本來和燕明澤關係就不怎麼樣,以前和黃芷心也說不上親近,自然不會像對大嫂那般。
倒是黃芷心,總會挽她的手跟她說話,儼然是把她當成小姑子了,弄得燕明蕎還有點不好意思。
不過也能看出來,黃家那邊是真的很滿意,既然滿意,那就皆大歡喜了
。
進了五月份,月初的時候下了一場雨,雨勢很大,一掃前幾日的炎熱。
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燕國公府又忙了起來。
府上有許多事,要準備端午家宴,然後還要給鋪子裡的夥計、府上的下人發節禮,最重要的是各府節禮,千萬不能有疏漏。
二嫂有孕,已經四個多月了,不好多勞累,幾乎都是燕明蕎理的事。
今年多加了一個黃府,雖還未做親,但是現在該當親戚走著,禮不用太重,不失了禮數最好。
她送還不合適,就由燕明澤親自送過去。
府上下人的節禮是一斤豆沙粽子,一斤鹹蛋黃粽子,外加兩斤豬肉,一兩銀子。像正院、蕎安軒兩處地方,燕明蕎會自己添銀子,節禮會豐厚一倍,吃不了那麼多粽子的,就全換成豬肉,一人一個大紅包。
從前她擔心賺了一年銀子之後,第二年賺不動了,發不了那麼多錢。現在她每年生意都很穩當,每年都能賺那麼多錢,自己高興,就想著讓身邊下人高興點,那就多發些。
反正她有銀子,那麼多錢呢,自己花,不知要花到何年何月去。而且,她以後每年都有進項。
燕明蕎這般,沈氏就由著她做,女兒高興,做什麼都行。
而這盛京城,各府下人就佔了一小半,出門才採買的丫鬟管事,在別的府上,總有一兩個交好的。
所有人都在等著端午節禮,自家府上多,自然會忍不住往外說,既是炫耀,也想讓人看看,自己的日子過得有多好。
就比如寒門,府上節禮就是兩斤豬肉,不過,豬肉也才十文一斤,兩斤豬肉不過二十文錢,跟一兩銀子比起來,那差得遠呢。
各家一比,儼然是燕國公府下人們拿的節禮最多。世家富貴,堆金積玉,燕國公府哪怕日後會削爵,但日子好看。
這訊息自然也傳到黃夫人耳朵裡,她想,這燕國公府的確有銀子,而且還不是打腫臉充胖子那般的有。
世家富貴,果然不虛。
黃夫人真心覺得,這門親事做得不錯,若是燕明澤是嫡子,那就更好了。
不過世上沒十全十美的事。
而沈氏送去永珍寺的八字,趕在端午節前也有了信,她添了不少香油錢,僧人自然說八字相合,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而燕明澤,在看過黃啟之後,沒有留飯,而是去見了林毓婉。
其實在這之前,他已見過林毓婉一次,那次純屬巧合,雖然沒做什麼,但儼然算得上私會。
而這次是從黃府出來之後,一個七八歲大的小丫頭給他遞了一張紙條,他看過之後,讓小廝先回府,自己藉口去書坊,朝著紙條上寫的地方走了過去。
燕明澤想的是,既然自己不吃虧,見就見了。
但他沒注意到,從黃府出來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