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池哲臉嫩,在導演的圈子裡是個新手,卻是實打實的混了多年的片場的。這是個講究輩分的地方,在場的工作人員對他這個年輕的老前輩還是客客氣氣的。

開機儀式舉行的很簡單低調,討個彩頭罷了,也沒有什麼宣傳。

幾個老資格的有些不解,電影,是講究宣傳的,拍的再好,沒人欣賞,也是無用。這部片子又是新導演,新編劇,新演員,唯一有些名氣的是那個幾乎半年都不曾接過戲的二線男演員樂峰。

即使幕後的團隊是頂尖的,很少有觀眾會注意到這點的。

他們找池哲聊過天,卻被池哲笑著說服了,只心裡還是擔憂的。

池哲感激這些老前輩的提點,卻是帶著些疲憊的。

自己的宣傳,有沒有結果都是一樣的。

他想過把這部電影變成自己單純的奮鬥的成果,然而現實卻讓他妥協了。

導演和製片人不是這麼好當的,沒有人脈,沒有強大的號召力,哪家院線會理會這部小成本的電影。

而送去海外參賽,有了名氣,再回國放映,也是不現實的。不說種族國家和文化差異的問題,這部電影的小成本,新演員,是幕後頂尖的團隊也無法彌補的硬傷。

他想過獨自承擔失敗,然而小演員信賴的眼神,幼稚卻堅定的話語,前輩的鼎力支援,編劇和工作人員的盡心盡力,讓他猶豫了。

有現成的資源,而棄之不用,真的能表現獨立嗎?

池然的手上有港都數一數二的娛樂公司,有內地幾十家的合作院線,有蜚聲海外的影視報刊。

只一句話,他的電影就能一夜成名。

這樣的資源,為什麼不利用呢?

如果說在輪迴的最初,他還有那種青澀的倔強和傲氣,拉不下臉甚至覺得這是一種屈辱的話,現在的他已經可以坦然的面對這種事了。

擅於利用手中的資源,並不是無能的表現。

開機儀式當天,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友情客串男主角的樂峰也出席了。

不似電視中那般剛硬冷漠,現實中的樂峰笑起來有極淺的酒窩,很陽光很溫和,把在場的一干女性迷得神魂顛倒,一個個不顧形象狼嚎著求籤名,求合照。

樂峰倒是好脾氣,都應了下來。

安撫了激動的粉絲,他還特意的找池哲聊了聊天。

講劇情,講角色,談自己的理解。他看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