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八路給欺負啦!
第二天,第九十一團第八連心裡正由於朱有光同志的犧牲憋足了勁,準備要好好地教訓一下這些美國大兵,而第一八七師的這些傢伙也挺聽話,屁顛屁顛的就再次根據昨天的戰鬥方式又衝了上來。
好,一切與汪洋他們判斷的一樣,張連長帶著士兵就毫不客氣地將在道大餐好好享受了一下。
說起來也是一種巨大的諷刺,面對號稱世界最精銳的傘兵機動部隊,最訓練有素,戰術規範的美國陸軍強軍,可是第八連對付他們衝擊的辦法全是書上找不著的。
志願軍戰士們想出的應對方式不漂亮,不規範,也不符合教範。
甚至說出這些話來都是些大白話、順口溜,美國大兵們一句也聽不懂。
什麼“添油戰術”啦,什麼“以少對少,以多對多”啦,什麼“三低一快”啦,全是些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道道,把傘兵們折騰得一點沒脾氣。
同時,由於朱有光在陣地上的突然表現,再加上美軍一八七師空降團的戰士們在衝鋒時都喜歡用繩子困在一塊向陣地進攻表示他們的決心,反而讓汪洋心頭一亮。
因為他突然想到起了在以前鐵原阻擊戰時,他和六十三軍的戰士們曾經還在戰場上用過的一個絕活,那就是把手榴彈當作迫擊炮來使,也就是戰士們俗稱的絕活兒——手榴彈“空炸”,又稱‘土迫擊炮’。
這玩“空炸”的要領其實很簡單,關鍵是要有點膽兒。
程式是:把手榴彈攥住——拉弦——拉完弦別扔!下邊兒這道程式最關鍵——在頭上從容轉個圈,導火索哧哧著冒煙也不要著慌——然後再扔將出去。
這種手榴彈是在空中爆炸的,彈片飛散起來也是全方位的——你趴在彈坑裡也沒用,彈片照樣崩到你的頭上。
一想到美軍第一八七空降團計程車兵們身上都穿著避彈衣,還有又喜歡將人綁在一起進攻,汪洋突然發現,這個土‘迫擊炮’幾乎就是為這些美國大兵量身定做的,想想看,當這些美國大兵手牽著手衝向我軍的陣地,可是一當時手榴彈在他們當**開,那這個時候敵人躲也沒法躲,而且還彈片還是對著他們的頭部攻擊過去,那你說這些美國大兵還不要遭受滅頂之災嗎?
汪洋把這主意跟張連長一說,張連長也是眼前一亮,立即拍案而起,說這是個好主意,要知道在幾個月前在金城前線,第八連的老戰鬥英雄張象山帶著一個班,就用這個絕活兒把600多個“聯合國軍”官兵送進了傷兵醫院或者骨灰盒。
於是,張連長立即組織連裡的骨幹進行了會議,當即就將這種戰鬥方式灌到了陣地上戰士們的腦海裡,到了傍晚,約摸5點剛過一些,敵人發動了那天的最後一次猛攻時,可就在這種戰法面前遭了殃。
這一回,第八連光是第四班守在十號陣地上就殺傷了400多個敵人,大部分是這要命的“空炸”給打發的,第八連第四班狠狠地給剛上陣的第十二軍部隊露了回臉。
戰鬥開始時,第四班9個人守衛十號陣地,剛打響不久班長沈金聲就負了傷,副班長蔡興海繼續指揮戰鬥,一整天,抗擊了傘兵們一個排到兩個連的7次猛烈衝擊。
蔡興海是個很有主意的人,他量敵用兵,讓大家隱蔽在坑道里,根據敵人的數量確定出去迎擊的人數,敵人來一個排,他派一個戰鬥小組迎擊;敵人來一個連,他派兩個戰鬥小組迎擊,要是敵人上來兩個連,他就全班迎擊。
雖然指揮的是9個人的一個班,卻顯露出玩大兵團作戰的腦袋。
他們殺傷了400多個“聯合國軍”官兵,全班僅輕傷3人,用後來十二軍軍長曾紹山軍長的原話來說,這個蔡興海,真是個將才。
這一天,“聯合國軍”衝擊次數有40次之多。
這一天,第八連以犧牲36人,負傷59人的代價,殲滅敵人近千名,創造了一個以少勝多的模範戰例,第九十一團,為第十二軍參戰,放響了頭炮。
加上第二十九師第八十六團的戰果,這一天,中國軍隊以190人的傷亡代價,使“聯合國軍”付出了1 500餘人的日傷亡代價。
“聯合國軍”卻一個陣地也沒有奪取,整整一天毫無進展,這是戰役打響以來,中國軍隊完全守住了表面陣地,讓範弗特里將軍心裡更是雪上加霜……
一直在志司等待上甘嶺戰役戰果3天3夜粒米未進的王近山聽到了這個訊息,立即就終於放心地大笑三聲,然後大聲叫道:
“警衛員,上伙房給我找點吃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