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1部分

不過相比於前兩位的家事經常被人津津樂道,感嘆有房府老醋罈子之風,李業詡的家事卻甚少為人所提及,甚至都被忽略了,只有盛連山這樣相近的兄弟知道一二,無它,唐柔太賢惠了,夫妻相敬如賓,李業詡主外,唐柔主內,幾乎從沒有如高陽公主訓夫或者秦將軍大庭廣眾秀恩愛這一類事。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好事,夫妻二人每天相對的如同賓客一般,就好像接待客人那樣,還算什麼夫妻?

所以木蘭這種執拗,*而堅強的女子,經理共患難的生死之後,能闖進李業詡的心扉。

猛地被盛連山提起唐柔,李業詡甚至一丁點感情波動都沒有,僅僅是搖了搖頭否決道:“跟她沒有關係。”

“君子志在四方,豈能被女兒柔情所累?我李業詡身為李衛公的後人,如今在大閩,卻連個衛公爵位都沒有賺出,就算將來死了,有何面目去地下再見阿耶?我喜歡她,所以我才不能留在這兒,給自己留下牽掛,再來找她,也等功成名就,把我祖李衛公之名名揚整個極西之地再說吧!”

感慨完,李業詡居然是頭也不回的調轉馬頭,兜著戰馬一路狂奔向了港口,這一手弄得盛連山措手不及,沒想到李業詡說走就走,傻了片刻方才悲催的趕忙調轉馬頭,在後頭鬱悶的高聲叫嚷著。

“喂!走那麼快乾什麼?等兄弟一會兒啊!”

急促的馬蹄聲驚醒了漁船的恬靜,若有所感,木蘭驚喜的迎出了小村,可是入眼處,僅僅能看到濃郁的海霧下那越來越遠的兩個朦朧的影子,倒映在她茫然的眼簾中。

待卿長髮及腰,君當凱旋迴朝,青田合相繞,豆蔻兩相好,奈何黃沙百戰箭穿骨,大海茫茫無相望,陰陽相思苦。

…………

當天李業詡與盛連山就帶著麾下,登上了渡船,向安條克匯合過去。

三天之後,他二人的座艦匯入了一支龐大的艦隊中,這支艦隊是從印度洋各港口匯聚而來,攜帶著左右留守天竺的左右驍衛,右監門衛加上各地番上勤王的印度府兵,一共二十萬大軍。

前一陣打完了雅穆克河會戰,大閩百萬大軍就此散逸,迴歸呼羅珊,天竺,八閩去休整探親,留在西亞的大閩府兵不過十餘萬人。

原本為了阻攔李捷繼續進攻東羅馬,鳳閣僕射王方翼曾經想拖延新的番上勤王大軍的時間,可奈何與君士坦丁四世的戰爭還是開始了,這才讓宰相們猛地發現了他們的戰略錯誤。

頭輕腳重啊!

天竺如今是太子主政,雖然不敢懷疑太子謀反,但是已經賦予他監國之權了,又把百萬大軍放回去,有兵有權的,就算有閩王留下的暗手製約他,朝中重臣也是忠於閩王的,可一旦京師有個異狀,缺乏兵力的宰相們還真是沒什麼好辦法去對付。

這個狀態頗有些類似於安史之亂前的大唐,就算不知道安史之亂,想著自己的錯誤造成的危險局面依舊讓宰相們食不甘味,寢不安席,寫了一封言辭嚴厲的詔書,也不管李瑾調換兵力出現的空當東拼西湊忙的直罵娘,王方翼李績等人下了死命令,逼得李瑾在一個月內湊齊了二十萬主力大軍,動用巨量海船海陸並進,終於在半年之內將大軍運抵了安條克。

這些還不同於上次的印度府兵,逼急了的李瑾把大閩真正的支柱都給派了過來,大閩如今移民到了天竺的華夏之民已經千萬多,這二十萬府兵中唐人數量佔了一半,剩下的也是唐化極深,與大閩關係無比緊密,已經入了唐籍的旁遮普兵,北方兵。

這些軍隊可是鎮壓不安分的南天竺各族的主力軍,戰鬥力未必遜色於遣散回來的幾十萬府兵,怕被懷疑,急眼了的李瑾也顧不得是否會在不安分的南天竺引起新的混亂了,將這支主力軍抽調出來,打發到了前線。

時間也很湊巧,祭春大節前夕,這支大軍剛剛抵達安條克,後腳李績與劉仁軌的羅德島大捷就傳了過來,也坐實雙喜臨門,讓安條克的朝廷歡慶了一把,李業詡也是藉著回朝參拜的機會,這才請假回的大馬士革。

如今閩王決定親臨前線,渡海去君士坦丁堡,為此李業詡與盛連山特意提前了三天,匯入大軍,伴駕出征。

此時的小亞細亞南部已經完全落入了大閩手中,僅剩下的羅馬帝國殘餘勢力盤聚在本都,不過已經是缺兵少將,苟延殘喘而已,如果大閩想收取這一片地區,幾千偏師即可。

不過此時,李捷的興趣已經完全都放在了君士坦丁堡,大閩開元六年,聚攏在安條克的二十萬閩軍攜帶著再一次從高加索徵調出來的山民僕從軍,號稱三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