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性通脹。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的最後幾年以90%的月平均通脹率榮登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中惡性通脹之榜首。這次惡性通脹要從1935年11月的幣制改革談起。1935年11月,國民政府財政部頒佈《法幣政策實施法》及《兌換法幣辦法》,規定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後又加上了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的貨幣為法幣,其他商業銀行的貨幣發行權被剝奪,外國在華銀行發行的鈔票也大為縮減。完糧納稅等國內一切公私收付款項概以法幣為限,禁止白銀流通。從此中國放棄了延續幾百年的銀本位制,採用匯兌本位制,即法幣的價值用外匯率來表示。法幣與英鎊保持固定匯率,當時規定法幣1元合英鎊1先令2。5便士,第二年,法幣又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法幣1元等於0。2975美元。法幣成為英鎊和美元的附庸。

抗戰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的稅收大減,支出大漲。1939年6月,財政部長孔祥熙在給蔣介石的秘密報告中說,抗戰以來22個月的財政支出是38億元,財政收入卻不足8億元。為了彌補虧空,政府只有向四家有貨幣發行權的銀行借款或墊款,實行通貨膨脹政策。這些銀行便不得不過度增發紙幣,印鈔廠直接成了財政的提款機。1946年擔任財政部長的俞鴻鈞當時就坦言,“從1月到5月……稅收只2億5千萬元,約為支出的六千分之一,鉅額的財政赤字,由發行補足”。

抗戰之初,法幣過量發行導致的通脹並不嚴重。抗戰前的9個月,未淪陷城市的物價平均上漲29%,比英國在“二戰”後物價平均上漲37%還要低。這其實是一種“貨幣幻覺”效應。在貨幣供應量大幅增長之初,人們只對貨幣的名義價值有反應,不會對商品或勞務的實際價值作出反應,產生了一種忽視貨幣實際購買力變化的心理錯覺。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發行的法幣被人們存到銀行,市場上的貨幣流通量降低,物價因而能保持一定的穩定。

到了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佔領中國香港和上海租界,控制滇緬公路和滇越鐵路,國民黨統治區幾乎無任何口岸對外暢通。國際運輸除經過喜馬拉雅山脈的“駝峰航線”外幾乎完全斷絕,物資供應變得極度匱乏,工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和裝置也難以為繼,貨幣幻覺的作用開始逐漸消失,惡性通貨膨脹開始迅速顯現。

通貨流通速度加快,促成物價上漲率幾倍於通貨量的增加率。物價上漲越快,存款不如存貨的心理越發展,存款通貨的流通速度就更快。而貨幣的流通速度越快,社會有效貨幣供應越多,物價越發上漲,形成螺旋式推進。另外,通貨膨脹的敏感度、心理預期等對通貨流通速度的加快也有一定的影響。1937年法幣發行總量是14。1億元,到1945年達到5569億元,擴張了395倍。而1945年物價比1937年上漲了1700多倍。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擁有黃金600萬盎司,美元9億元,接收的敵偽產業摺合法幣2萬億元,相當於當時法幣發行額的4倍。如果當時的國民黨政權合理利用手中的資源,完全可以改變惡性通脹的局面,穩定經濟與金融秩序。

但國民黨政府卻沒有抓住這樣的大好時機,一舉扭轉乾坤。法幣本質上是不兌現紙幣,其信用保證的關鍵是人們的信心,而不是準備金。如果法幣是可兌現紙幣,其信用保證才和準備金有關,但歸根到底仍要靠信心。一旦人們喪失了對政府的信心,不管準備金多麼充足,也無法保證法幣信用不跌落。如果貨幣流通速度加快,物價的上漲速率將越來越高於通貨發行的增加速度。隨著貨幣流通速度的大大加速,增加了社會有效貨幣供應的數量,加速了物價的飛漲。

國民黨彌補財政赤字完全建立在發行紙幣的基礎上,這必然導致惡性通脹。惡性通脹一旦形成,就會成為一種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力量,伴隨著通貨流通速度的加快,物價上漲的速度會幾倍甚至幾十倍於紙幣發行速度。抗日戰爭前,上海存款通貨月流通速度為2,1947年上海商業行莊存款通貨每月平均流通速度,1月最低為19。77,2月即躍升至24。63,5月已高達36。6,12月最高為61。49;1948年年底存款通貨的流通速度已高達每日3。88次。而美國貨幣流通速度最高的一年是1929年,那一年紐約每月平均流通速度才不過10。37。1945年年底至1946年年底,法幣發行月增11。3%,同期物價指數月增16。9%;抗戰時,物價上漲倍數超過法幣發行倍數的22。5%,而戰後第一年即超過111。5%。

惡性通脹下的政府收支預算變成一種數字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