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勿再後撤。”我立即覆電:“要想堅守,簡直是發瘋。首先,部隊固守不住,其次,若不撤退,將被殲滅。我再次請求撤銷這項命令,否則請另派別人接替。”當晚,元首的覆電來了:“同意所請,望即交出指揮權。”
“於是,”倫斯德說,“我便回家去了。”
像這樣命令在遠方的部隊冒險死守陣地的一意孤行,曾遭到許多將領的反對,雖然在以後一些令人驚心動魄的月份中也許曾把德國軍隊從全軍覆沒中挽救出來,但是這種做法還是導致了在斯大林格勒和其他地方的慘重失敗,並促成希特勒的覆亡。
那一年冬天,俄國很早就大雪紛飛,氣溫降到零下。據古德里安記載,初雪是在10月6 日的夜間下的,正是對莫斯科重新發動進攻的日子。這樣的天氣提醒他再一次要求大本營發來冬衣,尤其是厚靴和厚毛襪。
10月12日,他記載說,雪還在下個不停。
11月3 日,第一次寒潮到來,氣溫降到了零度以下,而且還在繼續下降,到11月7 日,古德里安報告說,部隊開始發現“嚴重凍傷病員”。
13日,氣溫降到零下8 度,“越來越覺得”缺少冬衣了。槍'862' 炮和人一樣受到了嚴寒的影響。
' 古德里安寫道' 由於供坦克履帶防滑用的尖鐵沒有運到,路上的冰引起了不少困難。天冷使得大炮上的瞄準鏡失去了效用。發動坦克時,得先在底下點人烘烤一陣。燃料常常凍結,汽油也凍得粘糊糊的??' 第一百一十二步兵師的' 各團因凍傷都減少了500 人左右。由於天氣太冷,機關槍打不響,我們的37毫米反坦克炮已證明對付不了' 俄國的' T—34型坦克。
古德里安後來說:“結果人心惶惶,甚至一直影響到後方博哥羅次克。
自從俄國戰役開始以來,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這是一個警告:我們的步兵戰鬥力已經到了盡頭了。”
而且,還不止步兵如此。11月21日,哈爾德在日記上潦草地寫道,古德里安打電話來說,他的裝甲部隊“已經無能為力了”。這位素來悍善戰的坦克兵司令明白表示,他決定於該天去見中央集團軍司令包克,請求收回發給他的命令,因為他“實在無法執行”。他情緒消沉達於極點,那天寫道:冰天雪地,無處避寒,無衣禦寒,人員裝備受到嚴重損失,燃料供應也糟糕透頂——所有這一切使我難以履行司令官的職責,長此以往,我的重大責任要把我壓垮了。
古德里安在回溯這段往事時也說:對此刻發生的事件真正能夠作出評價的只有這樣的人:在這悲慘的冬天,他曾目睹俄國的漫天大雪,他曾捱過那吹過俄國的把沿途一切都埋在雪中的凜冽寒風;他曾一小時又一小時地乘車走過荒無人煙的地方,好不容易見到一間不僅樣的房屋,裡面住的是無衣少吃、飢寒交迫計程車兵;他也曾遇到對比之下吃得較飽、穿得較暖、冬季作戰的裝備一應俱金的生氣虎虎的西伯利亞人??
這些事現在不去細說了,但是有一點需要首先強調一下:儘管俄國的冬天這樣可怕,同時,即使蘇聯軍隊的冬天準備工作必然比德國軍隊作得好一些,但是現在應該指出的起決定作用的主要因素不是氣候,而是紅軍的英勇戰鬥以及他們的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哈爾德的日記和戰地指揮官的報告,都證實了這一點。他們經常對俄國軍隊進攻和反擊的規模和聲勢感到驚訝,而對德軍的挫折和損失則感到灰心。納粹將領們不能理解,有著暴政制度'863' 的俄國人,在德軍初次打擊下又受到慘重損失的俄國人,為什麼沒有像法國和其他情況比俄國好的國家那樣土崩瓦解。
勃魯門特里特寫道:“我們在10月底11月初驚訝而又失望地發現,俄國人雖然遭到打擊,但看來並不認為自己已不再是一支戰鬥力量。”古德里安談到他在進軍莫斯科途中,在奧勒爾遇到一個年老退休的沙皇時代的將軍。
“你們要是早來20年' 他對這位裝甲兵將領說' ,我們一定會伸開雙手歡迎你們。但是現在太晚啦,我們剛剛開始站起來,現在你們來了,把我們推回到20年前去,這麼一來我們又得從頭開始。現在我們在為俄羅斯打仗,在這個事業中,我們是團結一致的。”
到了風雪交加、氣溫持續在零下的11月底,在希特勒和他的大部分將領看來,莫斯科似乎已在股掌之中了。德軍在首都北、南、西三面,已到達距離目標二、三十英里的地方。希特勒遠在後方東普魯士的大本營裡,反覆地端詳著地圖。在他看來,到莫斯科的這最後一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