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編簍筐這些手藝,見李秀才的藥簍不是很合用,從午時到現在,全家人一起上手,給李秀才編了這些盛藥材的籃子和簸箕。還望老夫人不要嫌棄。”

李家婆媳今日都沒出門,李賀回來什麼也沒說。鄭老太太不知道兒子做了什麼好事,但見吳大郎滿臉感激,言語懇切。

正疑惑著,王二牛就把李賀救治吳大嫂的事簡單地說了一下。鄭老太太對於鄉親的淳樸,很是欣慰。

對吳大郎笑道:“二郎既是醫者,救治產婦,本是份內之事。且又是鄉里鄉親,相互幫助是應該的。何需如此客氣?你做的這些活計,拿出去還能換些家用。二郎既有此需,老身不防就買下來吧!”說著示意兒媳去取錢。

吳大郎哪裡肯要,忙連連作揖,急道:“老夫人千萬不要如此,可折煞了大郎了。家貧無力付診金,也只能拿這些活計略表寸心。老夫人如要付錢,可讓大郎無地自容了。”

吳大郎急得滿面通紅,連連拱手。

鄭老太太笑道:“都是親近鄉鄰,哪裡需要什麼診金?既如此,老身也不好拂了你的心意。他大嫂,取兩隻松雞並一些臘肉來,給他吳大嫂補補身子。這也是我李家的心意。俗話說,長者賜,不可辭。大郎不可推卻。”

竇氏忙進屋從樑上取過一掛狍子肉,又到院子中的晾衣竹竿上,拿下掛著的兩隻松雞。

吳大郎本是送些活計表示心意,不曾想卻又帶回這麼多的野物。價值可遠超出他編得那些藥簍簸箕。想要推卻,但老太太言語在先,不容推辭。要是接下了,怎麼想也不妥當。當即就手腳無措起來。

李賀接過大嫂手上的肉和松雞,親手交到吳大郎的手上。

笑道:“嫂子的身體要不快些復原,豈不是顯得我本事不濟。這些肉食最是滋補產婦。你不願意收下,想砸我招牌不成?”

王二牛見狀,也勸道:“老夫人和二郎都是一番好意,吳大哥不可辜負了。快收下,回家做給嫂子吃。等她好後,讓她親自向老夫人磕頭致謝。”

吳大郎在李賀和王二牛的勸說下,半推半就地收下了松雞和狍肉。看著李家婆媳溫暖的眼神,吳大郎忍不住掉下淚來。他口舌笨拙,不會表達心中感激,只不停地頷首哈腰。

王二牛對李賀問道:“這個童子是哪來的?我怎麼沒見過。是你家的親戚嗎?”

李賀看了一眼蹲在藥材邊裝樣子的陸華龍。

對王二牛和吳大郎笑道:“他是我從山中撿來流失在外的書童。見他暫時也沒去處,就留在身邊聽用。等哪天他家主人找來,或買或還,再行商量。”

原來如此,看這書童的穿著,不像是普通人家的。我們可不能出去亂說,省得給李秀才招惹麻煩。王二牛和吳大郎同是此想,暗暗打定主意。

吳大郎手中拿著松雞、狍肉,又惦記家中的婆娘。不好再在李家多留,就協同王二牛向鄭老太太請辭。李賀將二人及跟他們來的孩子,都送出門外,才拱手作別。

竇氏見日落西山,丈夫卻久久不回。不由地有些心焦意亂。

李賀見狀,安慰道:“大哥今日印堂明亮,定百事無憂。嫂子不必擔心。”

竇氏見小叔子說得如此篤定。索性就暫且放下提著的心,洗手下廚做飯。

就在輕霧籠罩山村之時,李大郎挑著滿滿兩擔貨物,喜憂交加地進了家門。李家眾人皆大喜,忙問今日情形。

李賀為大哥遞上汗巾,疑惑道:“瞧大哥的神氣,今日定是收穫非小。怎麼大哥似乎不高興?”

李大郎擦了下頭上的汗水,苦笑道:“二郎如何得知,今日有人會出高價買野物?”

看來是果然如二郎所言,只是看大郎的臉色怎麼有憂色?莫不是在岳家受了氣?李家婆媳盡皆如此猜測。

見家人都滿臉訝異擔心,李大郎也不再隱瞞。急忙向家人說起賣貨的奇遇,及在岳家聽說的事。

李大郎一大早挑著野物進城。緊趕慢趕,總算在午初之時,走到縣城東門內南街盡頭的翰清樓。剛將貨擔從肩上卸下,就有一個店小二從店內出來問價。

當李大郎指著前面的一擔野物,開價五兩銀子時。店小二甩著抹布,罵罵咧咧地進去了。李大郎在原地歇息了一會,剛準備挑起貨擔。又有一個掌櫃模樣的人出來還價。

李大郎記得二弟囑咐,且又事出合拍。仍堅持原價,少一文也不賣。說到最後,雙方生意談不攏。李大郎按二弟所說,挑起貨擔就走。

“小哥慢走,咱們再商量。我出三兩銀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