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演員
我們已經介紹了中國歷史舞臺的外貌,現在再介紹在這個舞臺上出現的演員。
有一個故事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中華人的種族成份,中華民國初建立時,曾使用五色旗作為國旗,國旗上橫列著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代表漢、滿、蒙、回、藏五大民族。這個國旗維持了十七年的壽命,才被取消,原因之一是,還有同樣重要一支的苗民族,未曾列入,同時也忽略了其他少數民族。
不過事實上,漢民族居絕對多數,其他民族居絕對少數。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時,中國的人口估計有四億五千萬,而漢民族四億二千萬,佔百分之九十四。其他各民族的總和只不過三千萬,佔百分之六。
中華人是黃種人的一支,與白種人和黑種人有一目瞭然的區別。中國人具有黃種人的共同特徵,也具有唯有中國人才有的特徵。最初到中國的西洋人,往往發現中華人的相貌竟然完全相同,不禁擔心中國人自己之間如何辨識。這說明中華人自成一個血緣系統,雖經過無數混血,但中華民族單一的元素仍然十分強烈。最顯著的是體格方面,中華人比較矮小,平均高度一百六十五厘米左右(北方人比較高,平均一百七十厘米,南方人平均只一百六十厘米),這個平均高度遠低於白種人,以致跟白種人談話時,不得不把頭上仰,中華人對這種現象當然非常的不高興,在諸如籃球之類的競賽上,中華人可以說無力跟旗杆一樣高的白種人對抗,但靈活地跳躍使中華人在戰場上得到相對的補償。其次,中華人的眼珠是黑色的(假如他有一雙白種人的藍眼珠或灰眼珠,他一定是一個瞎子);頭髮也是黑色的,又直又硬,以致中華人對黑種人捲曲的頭髮大惑不解。最顯著的另一件事是,中華人的鼻子比較低而體毛比較稀少,因之對白種人的高而大的鼻子和身上亂草般的體毛最為驚訝。
中華人是什麼時候在黃河流域出現的,以及他們為什麼不在尼羅河出現,也不在密西西比河出現,而恰恰地在黃河出現,原因如何,我們一點都不知道。只知道當紀元前六世紀時,古中華文明已有高度成就,中華人已建立了強大的政府組織達一千餘年,而遍地仍佈滿了使中華人狼狽不堪的野蠻民族。那些被稱為“戎”、“狄”的野蠻民族的若干部落,距當時周王朝的首都洛邑(河南洛陽),最近不過三十公里。周王朝的國王有時還得跟他們結盟,有時還被他們趕出洛邑。
然而,大概就在那時候,中華人形成他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特有性格:第一是確定了農業生活,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民族像中華人這麼喜愛耕種。中華人足跡所到之處,必然地會出現青蔥的農田。一箇中華人就是一棵樹,離不開泥土,而且緊抓著泥土,根深蒂固。第二是中華人喜愛和平,這是由泥土的芳香而來。遊牧民族和商人先天的具有侵略的衝動,農民則根本不喜歡侵略,因為侵略行為和侵略結果都對他沒有直接利益。只有長久的安定,才可以保障田中的莊稼收穫。第三是中華人日增的保守性,農村是世界上最少變化的社會,缺少刺激和竟爭,不容易產生冒險的和開創的精神。從這種社會孕育出來的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和教育上取得控制權之後,更使保守的傾向加強。
中華人是世界上最善良的民族之一,雖然在歷史上不斷出現戰爭,不斷出現殺戮,但任何一個民族的歷史都是如此,不同的是這都不是中華人主動的追求。只有在受到外來異民族過度的侵略,或受到貪暴官員過度的迫害時,才會發出壯烈的反擊。中華人真正的英雄氣概和高貴的精神價值,在反擊中全部顯露,也在這種反擊中,滾雪球般地不斷壯大。
信史時代之後不久,中華人即創造出中國第一個黃金時代——大黃金時代,自紀元前五世紀到紀元前一世紀,這正是中華人的青春年齡,有無窮的澎湃活力去追求進步和勝利,他們使古中華文明光芒四射。
中華人最早的勁敵是瀚海沙漠上的匈奴人,經過三百年的戰鬥而終於把它擊潰,匈奴一支向西逃亡,引起歐洲民族的大遷移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一支於一世紀時向中國投降。四世紀時,匈奴人和散居在中國北部中部各地的鮮卑人、羯人、氐人、羌人五種少數民族,被稱為“五胡”,乘當時的晉王朝因殘酷、愚蠢和長期的自相殘殺而失去控制力之際,紛紛叛變,跟若干中華民族的野心家先後建立了十九個獨立王國,造成歷時三百年的大分裂時代。
大分裂時代於六世紀結束,五胡全部被中華人同化。一個含著五胡血液的新生的中華人,昂然興起,在七世紀時再度發揮他們強大的能力,創造出中國第二個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