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8部分

好,倭人的屋子是純木製的,而且沒有足夠的防火意識。我安排人放一把火,只要保證不讓人逃出來,燒過之後連證據也沒有。”

“挺好。”

“影刀抱怨了數次,她已經閒的胖了十斤,這活給影刀如何?”抱琴在替自己的姐妹討要機會。

“挺好。”柳木還是回答了這兩個字。

當天,柳木又找李神通商議了一整天時間,柳木不能去倭島,他不能表現出對倭島事情有關心,甚至要裝作不知道。

李神通的想法與謝星兒一樣,讓她殺,她不殺咱替她殺。

“老叔親自過去轉一圈,這事估計有大利。”

“有勞皇叔。”柳木抱拳一禮,李神通伸手一扶:“有句話說到前頭,頭一年須保我江南各絲行有兩萬擔生絲。”

“好。一言為定。”

李神通敢要生絲就是因為大唐眼下進入了一個快速的發展期,許多原本連細麻布衣都穿不起的工匠眼下卻能夠有限的購買絲綢。

這下大唐的絲綢需求達到了一個井噴期。

武德元年,長安城全年的各種絲綢銷售量不足五萬匹,武德六年這個數字都沒有過十萬。

而武德七年,僅三原、涇陽兩縣,絲綢需求量就達到了三萬匹,次年翻倍。

眼下,僅嶺南對絲綢的訂單,明年已經有四十萬匹的訂單,整個江南絲市沒有人懷疑明年嶺南真實的採購數量會低於七十萬匹。

那麼,七十匹放在中等厚度的絲綢上,至少需要十萬擔生絲。

這才僅僅是嶺南的需求量。

大唐的內需已經開始飛速增漲,需要的也不僅僅是絲綢。

幾天後,李神通悄然隨運送桑佃戶的船往倭島去了,事實上東港舶司的事情與他在官面上無關,但利益卻是息息相關。

李神通這麼熱心不僅僅是因為柳木這個人,同時也是為他江南的大利益。

又過了幾天,蘇我蝦夷離開杭州,蘇我凌隨後也坐船回倭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