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笑一聲,大步向宛城走去。
第九部 定中原 第十二章 竟是玻璃
更新時間:2009…7…5 11:47:24 本章字數:3412
孫燦軍軍寨,議事大帳。
孫燦正在和劉華、郭嘉等人一起完善郭嘉的連環之策,將所有可能發生,卻沒有發生的事情,一一詳細陳列,並逐一將其化解。
何處設伏?何地誘敵?都認真詳細的商議並實地考察了一遍。
一隻飛鴿停翅落在滿是帳外的紅地毯上,劉華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將它捉了起來,從飛鴿的腳上輕巧地解下一個絹卷。
他輕輕展開絹卷,細細看了一遍,笑道:“劉磐已經順利進入宛城地界,可以施行第二步計劃了。”
郭嘉的計策雖好,但也有著不小的漏洞。其中他就低估了賈詡的狠辣,一但事情一些始料未及的變化後,依照賈詡的性格,第一件事,就會毫不猶豫的殺了劉磐,不讓劉磐耽誤大事。然後,再將劉磐的死嫁禍給孫燦。
而他們的第二步計劃就是要讓宛城所有人都知道劉磐在宛城,再讓荊州所有人都知道劉磐在宛城。
如此一來,劉磐無論發生什麼意外,張繡都難辭其咎。
劉表只要一對張繡產生懷疑,那麼以劉表那優柔寡斷的性格,對張繡來說那是百利而無一害。
以賈詡之遠見,不可能不明白這點。因此,到那時他也不敢妄自動劉磐。
只要,劉磐無恙,那麼郭嘉的計策就有施行的可能。
這時,又有壽春八百里加急傳來。
傳令兵將一個華麗的錦囊恭謹的交到了孫燦的手上,孫燦看了一眼火漆金印,見毫無異樣,便道:“好了,你下去吧!”
傳令兵行禮告辭。
孫燦開啟錦囊,朗讀道:“六月二十一日,華雄領軍三千,駐紮烏江港,以鐵索橫江,高築箭樓,炮臺(投石車)於七月十一日成,敵軍未動。
六月二十三日,周瑜領水師兩萬還軍女山湖,敵軍佔無行動。
六月二十六日,劉闢領一萬農兵,十里一行。敵軍疑我軍有奇計,特讓魏續領軍八千鎮守下蔡縣,並常常遣探馬查詢,至今以截殺敵探馬百餘人。
七月十五日,呂布揮兵攻打烏江港。華雄嚴防死守,不留任何空隙,呂布不善水戰,被華雄擊退。
七月十六、十七日、十八日,一連三日,呂布均對烏江港發起攻勢,但烏江港穩如泰山。
七月二十六日,周瑜明救烏江,暗取泗水,出其不意攻破徐州泗縣。
七月二十八日,呂布遣郝萌、藏霸、陳宮,領軍兩萬回軍泗縣,烏江港壓力大減。
現淮南一地,相安無事,主公可寬心對敵。“
“太好了,後方無事,奉孝的計策也可以安心實施矣!”劉華高興說道。
對於後方,雖然,孫燦、劉華、郭嘉等人都相信荀?有能力守好後方,但後方畢竟是孫燦軍的命脈,馬虎不得,人人都怕有個萬一。
現在這封信中記載了荀?的所有戰略方針,雖然,只是步驟,沒有嚴明意圖,但是在座之人個個都是智謀之士,那能看不出來現在的情況。
呂布共有大軍四萬,荀?讓劉闢領一萬沒有實質攻擊力的兵士,吸引住呂布的八千精銳。再以周瑜的兩萬水軍迫呂布分兵兩萬救援。
如此分化防守,使得呂布手上可用的兵力僅剩餘一萬多兵士。烏江港依照淮河而建,又有鐵索橫江,莫說呂布軍不善水戰,即便善於水戰,也難以在段時間內以一萬攻破三千駐守的烏江港。
何況,現在淮南百姓已經歸心,兵源隨時隨地都可以得到補充。巨石、箭枝百姓也願意義務搬運,再加上荀?之才,淮南確實可以稱為穩如泰山。
孫燦將書信燒燬,說道:“傳令下去。命高順、徐晃、張飛、趙雲、張遼日以繼夜,天天罵城,擺出一副急於求戰的樣子。”
*
卻說,劉磐到了宛城,正逢張繡巡視城門,他認識劉磐見劉磐到來,立刻開門將他迎入城內。
四周看熱鬧的百姓頗多,突然人群中喊了一句,“那不是劉荊州的從子劉磐嗎?他也來支援宛城的?”
四周百姓這才知道張繡迎接的人竟是劉表的親戚,深受劉表喜愛的從子劉磐。
張繡笑道:“原來,劉大人在荊州的聲望如此之高,一入城就被認出了。”本來,張繡的地位要高於劉磐許多,但是劉磐是劉表的親戚,而張繡離不上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