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部分

今日淮南非我一人的淮南,這片土地的我軍所有將士用生命換來的。我不可能為一己之私,讓淮南一地陷入危機之中。”

甄宓徹底明白孫燦的顧慮,以及想法,原先她以為孫燦是要謀取她的家財,卻沒有想到對方是為了說服麾下謀士要的籌碼,感激之餘急忙拜謝,稱道:“只要大人能救得甄宓雙親,甄宓願獻上一半家財,贈於大人,以充軍備。”

孫燦見甄宓已經恢復了原來的鎮定,放心的笑了一笑,就召集了劉華、荀彧、魯肅三人商議。

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對三人說了一遍。

“屬下覺得不妥!”荀彧第一個出色反對,身於世族,又受到大漢社會風氣的影響,他對商人,沒有任何的好感。為了一個商族和當世第一諸侯交惡,在他的眼中顯然不是一件明智的舉動。

他沒有任何猶豫的說道:“自古農業為‘本業’,商業為末業。古人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纖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

這句話是說:“自古發展以農為主,商為末。一人不耕種,則一家捱餓。一女不織步,則一家受寒。生產東西需要時間,而使用起來卻揮霍無度,如此一來,財物和人力都必然用盡。古治天下,需極其細緻周密,因此,要積蓄足夠錢糧,以防不時之需。如果背本業而尊末業,末業一多,便是大漢經濟最大的傷害。奢侈習俗,將會一天天地增長,不久即可生成最可怕的禍害。群禍盛行,沒有人制止它。那麼國的命運將要覆滅,沒有誰能可以拯救。生產出來的東西很少,而商家奢侈浪費的卻很多,國家的財物怎麼能不陷於困境呢?”

這一套長篇大論,將商家的危害述說的淋漓盡致。

魯肅也是世家,自幼對商人就有一種歧視,非常認同荀彧的意見,說道:“商人不勞而獲,只知從百姓的血汗中,謀取暴利。非正道也。不值得為甄家而跟袁紹結仇。”

孫燦雖然他覺得荀彧說的有道理,但是心裡卻有些彆扭,暗想:“商人真的那麼不堪嗎?如果是,為什麼商人依舊存在這個世上?希望亞父能給一個真正讓我信服的理由。”於是,就將目光看想了劉華。

劉華不象荀彧、魯肅那麼守舊,他是後世人,沒有受到數百年來重農抑商的影響,略微思索了片刻,問道:“文若、子敬都覺得商人是不勞而獲,把東邊的東西,雙倍賣到西邊,從中謀取暴利,就一種小人行徑,並非正途?”

荀彧、魯肅相繼點頭。

“但是,你們想過沒有,如果沒有商人,那麼這個世界,將會如何?”劉華的嘴角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

荀彧、魯肅兩人眼光何等長遠,聞劉華之言就猶如當頭棒喝,細細思量劉華剛剛的隻言片語,不覺恍然大悟,豆大的汗珠紛紛落下,面色有些難堪。

劉華說道:“商人乃是當今世上最大的促進力量。他們人們製造所需要的各種產品,將北沒的必要東西,以一個良好的流通渠道送入北地,他們透過繳納稅款為大漢提供了錢財的支撐如果沒有商人,我們可能一天也沒法存活。打個比方說,文若,你喜歡看書,我就常常見你在商賈開的書店轉悠。

不久前,大儒管寧所著的一本《氏性論》問世,記得當時文若也買了一本。如果沒有商人,試問文若這本《氏性論》你如何得來?難不成你要趕上數個月的路程,去北地尋管寧買?且不說管寧處是否有書出售,即使有書賣,難道你可以拋下淮南的事物,數月政務不理嗎?

相信以文若的才智,分得清孰輕孰重。可是,萬一這《氏性論》是一本曠世無名小說下載,那文若豈不抱憾終身?

若沒有商賈的印刷,那麼這部曠世無名小說下載豈不就此毀滅?

其實,商人和農民一樣,誰也不可缺少,如果沒有農民,就沒有五穀雜糧,我等也將無糧而亡。同樣,如果沒有商人,那麼大漢的文化,經濟都得不到流通。試問,如此一來,我們跟北方蠻夷有何區別?

如今淮南一地,什麼也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生氣。生氣從何而來?從商而來,商多自然熱鬧。甄家乃當世之巨賈,四大商家之首,在商界有極高的名望和地位,如果甄家可以加盟。我們就可以利用甄家百年的聲譽和商業渠道,來發展我軍領地內的經濟和購買戰鬥物質,尤其是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