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統計,中國國寶級珍貴文物有160萬件流失海外,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分佈在全世界200多家博物館中,流落在五湖四海的無數私人收藏家手中的中國文物更是不計其數。僅是英國大英博物館和法國楓丹白露宮,就各自收藏了中國珍貴文物3萬多件。但是,世界上除中國外擁有中國文物最多的地區不是北美,也不是歐洲,而是日本。在日本侵華期間,中國前後流失文物360多萬件。世界僅存的8個元青花人物圖案大罐中就有兩個在日本,流失海外的中國皇宮秘本《永樂大典》共計138,其中有55在日本。在流失海外的近3萬片甲骨文骨片中,日本有近133萬片。
明搶不行就來暗奪,萬野貿易公司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文物竊取公司,日本人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中國的文化侵略!
但是,問題又來了,現在是朱記拍賣行出資,國家回購,這個元青花香爐跟唐風沾不上邊,而此刻,老專家和那位老者一起走向了唐風。
老者先向唐風微微一笑,然後伸出手對唐風說道:“能給我看看嗎?”
“沒問題。”唐風雙手將香爐奉上。
鑑定瓷器有絕招,觀形看~上手敲,老者那架勢一看就是行家,他仔細觀察了一番,點頭說道:“嗯,是真是假現在還不敢妄下定論。但以我多年的經驗,可以初步斷定這是一件真正的元青花。”
接著,老專家也認真的鑑賞了一番,他點著頭說道:“品相不錯,但還不能過早的下結論。”
老專家保持謹慎的樂觀,元青花的真偽鑑定在學術上歷來就有爭議,至今也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學術界甚至根本就不承認民間有元青花。如果唐風看中的這個元青花是真品,無疑是一次學術上的顛覆。
情節對後續的發展很大,難免有交叉,見諒。
第十九章 抹布人生
自中國藝術品鑑定評估委員會的那位老者向唐風伸出“費忠昌,很高興認識你,小夥子有見地。”
中國藝術品鑑定評估委員會是一個半官方半行業協會的組織,就像中國足協,雖然還不知道是敵是友,但唐風出於禮節也要客氣一番的,他伸手跟他相握,點頭說道:“我叫唐風,費老您言重了。”
費忠昌過後是老專家,他也伸出了手,他說道:“魏奇正,這可是我們第二次見面啦。”
兩位老人越客氣,唐風心裡就越擔心,他們是不是想把這東西收回去呢?心裡懷,嘴上可不能亂語,唐風客氣的跟他寒暄著。
閒扯一番,三人的交談進入了正題,費忠昌問魏奇正道:“老魏,你怎麼看?”
魏奇正說道:“還怎麼辦?打報告上去?只怕到我們進棺材的那一天都出不了結果,爭議太大,老骨頭經不起折騰。”
魏奇正的話很無奈,卻也含著明哲保身的意思,這是中國文博界的頑疾,專家怕出錯累及名譽,更不願意引起紛爭、惹禍上身;而業界本身也是山頭林立、群黨作風嚴重,學術上的爭議往往會發展到門戶之爭。
費忠昌嘆了口氣,搖著頭說道:“國土分裂才不過幾十年,學術上的分裂卻持續了幾個世紀,算了吧,只要在中國的土地上就是好事。”
國家要收回件元青花香爐在操作上難度不小先,這是私人出資,如果要收回就必須採取回購的方式,而國家回購需要申請、複核、撥款等一系列程式。程式不是關鍵,關鍵是學術上的爭議,由於學術界的主流是不承認民間有元青花存在的,這就給鑑定帶來了麻煩,真假都確定不下來,還談什麼回購。別說是出資回購了,在國內青花連捐贈都捐贈不出去,上海某藏家收藏了一件底部寫有“博陵第”的有款元青花,“魯昭公”元青花大罐,捐贈都沒人要,人根本就不予承認。
唐風遠非憂國憂民之,這對唐風來說絕對是好事們不想要,唐風還不願意給呢?
與人鬥其窮。縱觀上下五千年國史其實就是一部鬥爭史。讓他們鬥吧。唐風全放家裡。玩地就是收藏。
這時。柳月走了來。她乖巧地向兩位老人鞠躬打招呼。兩位老人對柳月讚不絕口。那邊月地外公朱承繼也走了過來。三位老人談得很投機。兩個年輕人走到了一邊。元青花香爐。自然就歸了唐風。柳月取下唐風地揹包。拉開拉鍊說道:“收好吧。”
唐風沒有虛偽地客套。他很誠懇地對柳月說道:“謝謝你。”
“謝什麼呀。”柳月嬉笑著說道:“這是我媽媽墊地錢。是要你還地。你要是還不起呀。就得把自己抵給我你幹什麼就得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