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急個什麼?呵呵。我告訴你,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贏、鱗、毛、羽、昆。這廝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贏非鱗非毛非羽非昆。而三界之中,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
沙僧連忙問道:“敢問是哪四猴?”
唐僧淡淡笑道:“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屁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攢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我觀假悟空乃六耳攢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相同音者,六耳攢猴也。”
那撈猴聞得唐僧說出他的本相,本就有些膽戰心驚,卻又不甘心這麼逃走,兀自在那裡硬撐著,卻聽唐僧一聲怒喝:“六耳獼猴,你還不伏法?”說著唐僧便拿出了金網琢。一副作勢欲扔的架勢。
其實唐僧雖然知道這一關的妖精乃是六耳獼猴,也知道六耳獼猴的一些底細,但是在他眼裡,他是看不出來的。所以只能打心理戰了。他此時雖然拿出了金網鐲,但仍舊分不清哪個是真悟空、哪個是六耳樓猴,但兩猴之間站的位置都十分靠近,所以唐僧拿出金網琢作勢欲拋的方向,恰好將兩個猴王都覆蓋了。 若是真猴王,他自然會凌然不懼,而那六耳獼猴剛才便聽見唐僧道出了他的底細,此時又毫不遲疑地拿出金剛鐲,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六耳攢猴哪裡還敢硬撐?急縱身,跳起來就走。
唐僧嘿嘿一笑,手中金剛琢正好甩出去。向那六耳獼猴打去,只聽唐僧叫了一聲:“中!”那六耳獼猴的隨心鐵桿便已經被收走了,悟空見此。拿還會放過機會?舉起金箍棒就砸了過去,八戒和沙僧也都紛紛撲了上去。這下子總算可以分辨清楚了,那沒棒的猴王,就是六耳樓猴!
三兄弟一起上陣,將那六耳獼猴圍在中間一陣狂扁,那六耳攢猴果然不愧是讀”即便是沒有武器,也支撐了好會兒,最嶄型讚佩悟空一棒給打死了!可憐,一個與悟空齊名的神猴,不在三界之中,不在五行之內的混世神猴,竟然就這樣殞命了!
本來,唐僧還想將六耳攢猴收為己用的。但一想到悟空的存在,恐怕容不得六耳獼猴,到時候變成了一山不容二猴王,經常打架爭王,那可就麻煩了。所以。唐僧還是給悟空面子。不收那六耳攢猴了。何況有了悟空,這六耳獼猴的用處也不太明顯。而收下之後,反而還是個闖禍精呢!
想想,這六耳獼猴和悟空的本事不相上下,又都很調皮,當初悟空調皮到大鬧天宮去了,但是畢竟被判了五百年有期徒刑,改造的還不錯,所以如今比較老實。可是這六耳撈猴就不一樣了,他的性子就如同五百年前的悟空一樣野,所以唐僧若收了他,也是很難管束的。所以六耳獼猴之死,唐僧並未有多大的心疼。
當然,六耳獼猴的殞命。也只不過是他的身體,他不在三界管束之內,也不在五行之中,沒有誰敢去抓他的魂魄,那豈不是自找麻煩麼?當初悟空元神但鬧地府,可是給地府造成了很大的麻煩!由此看來。這六耳攢猴的神識還會繼續存在,然後繼續修煉的,只不過,又得好多年才能修煉成如今的實力了。
於是唐僧搖了搖頭,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這六耳獼猴膽大妄為,想要冒充我等去西天取經。殊不知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哎。這也是他自找的啊!”
看著六耳獼猴的屍體,唐僧忽然心中一動,這六耳獼猴的耳朵可以聽見天地間所有的聲音,與諦聽獸的實力相差無幾,若是能夠取得他的耳朵,該多好啊。想到這裡,唐僧連忙來到那六耳攢猴的身邊,一陣摸索起來,當他在六耳獼猴的耳朵上、身體上摸索了一遍之後,腦海裡忽然傳來了這樣的聲音:“六耳攢猴:可採集”。 靠,不是吧?我沒聽錯?六耳攢猴可採集?那豈不是說,整個六耳攢猴都算是一個可以採集的材料咯?
唐僧想到這裡,便試著將這六耳獼猴小小的身體捧了起來。便又聽見這樣的提示:“六耳攢猴材料:煉丹主材料,可煉製六神丹。”隨之。唐僧手中原本那隻毛聳聳的大猴子。此時卻變成了一隻晶瑩剔透如同美玉打造的猴子一般,而且只有唐僧兩隻手掌大小 呈蜷縮狀,如同正在腹中的胎兒一般。
“六神丹?”手中捧著這晶瑩剔透的六耳獼猴材料,唐僧心中重複了一遍,暗道:“這是個。什麼丹藥,怎麼沒聽說過呢?跟花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