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9部分

。就是這般道理,營寨軍營四周要圍起一道臨時的木牆。製作方法是先砍兩排樹幹,一排長一排短,把樹幹底下燒焦以後埋二分之一入土,長樹幹排成緊密的一排在外,短樹幹排成一排在內,然後在兩排樹幹之間架上木板,分為上下兩層,這樣長樹幹長出的部分就成為護牆,木板上層可以讓士兵巡邏放哨,下層可以存放防禦武器和讓士兵休息。說起來便如同簡易的城牆一般。 ”“小說章節更新最快

但是他們這次不同,用的卻是車陣。用了幾千輛大車來運輸軍糧輜重等物。安營紮寨的時候直接用大車圍成護牆,然後上面豎起木板來。更要簡便許多。

紮營的時候營帳兩兩相對,在營帳的周圍和營區之間要挖排水溝。嚴禁士兵在各個營區之間亂竄,本營區以內也不許各個帳篷亂跑。

每個營區挖一個公共廁所,有意思的是兵法中對於軍營衛生也非常重視,不厭其煩的強調廁所挖的位置非常重要,要離水源和貯藏糧食的地方遠遠的。要離營房有一定的距離,但不能太遠,以免上廁所的官兵不能及時歸隊,當然也不能太近。軍營還非常重視防疫,比如人和牲口的生活垃圾要及時掩埋焚燒,重病患者和傳染病患者要隔離等等。這些都是為了衛生防疫的需要。所以許多穿越者懂那些半吊子衛生常識,穿越到古代教導那些軍隊挖廁所,撒石灰那些,還是趁早省省吧!

便是很多古代的兵書之中,就明確記載著行軍途中,水都要燒開了喝,根本不允許喝生水。這些常識問題,或許古人並不知道是為了什麼,並不知道水中會有細菌這些。但是幾千年的戰爭歷史。早已經積累了無比豐富的經驗,早已經把這些問題全部預防。

而且大軍行軍一天只有幾十里路,並不是開玩笑。一來是道路情況太差,離開官道之後基本上都是野地。二來那行軍途中;夏天的時候;早上5點天亮;晚上8點天黑;一共15個小時。中午太熱又不能走路;好幾萬人的話;如果晚上紮營;早上拔營;這個過程全都弄好了;怎麼也要4個小時把;中午天氣原因還要休息一下;再加上吃飯什麼的;一天能走5;6個小時就不錯了。

西班牙王位戰爭的時候,丘吉爾千里轉進德意志,每天早上6點開始行軍走8個小時。每個小時走4公里不到一天走30公里,然後中午2點開始搭建過夜營地。收集糧草,燃料。淡水等等。晚上8點開始睡覺,睡到第二天6點。這已經是一等一的強軍了。普通軍隊組織訓練不完善的軍隊,這般行軍,恐怕沒有多久,軍隊整個就會累垮掉。

而按照《夢溪筆談》之中的說法,古代中國部隊,一天行軍二十里就是十分正常!當然要做到一天40裡以上也可以。但那是最精銳的部隊才行,而且只能保證四、五天!平時正常情況也就是2030裡。

而純粹騎兵的行軍能力,甚至要比步兵還要弱。十九世紀中後期美軍的實驗,抽調了一個騎兵團和一個步兵團搞行軍試驗,結論是連續行軍超過一定距離(貌似是150英里)步兵團會超越騎兵團。

主要是因為馬的耐力遠遠不能和人類相比。馬匹或許能爆發性地日行百里,但這樣爆發一次後幾天內就不用前進了,不然馬匹就會大量死亡。還有一點,如果不給馬匹吃糧食的話,馬一天要花十幾小時來吃草,這期間還需要輔兵照料。記得以前看過一個紀錄片,發現了秦國時候的儲存下來的軍糧。裡面甚至有著幾倉沒有剝殼的稻穀,據說這些並不是秦軍本身吃的,當時他們主要吃麵食。而這些帶殼的稻穀,都是餵馬的。甚至一些嬌貴的戰馬要喂豆餅,雞蛋什麼的。若是行軍途中只靠吃草的話,那麼馬匹死的更快。

李世民走出營帳,馬上就有一群親兵圍了過來,把李世民保護在了中間。

“發生了什麼事情?”李世民沉聲問道,一邊說一邊迅速的往護牆方向而去。

五萬大軍紮營起來規模不小,足足有著數里的樣子,簡直就好像一座臨時的小城。

“將軍,好像是一群狼把我們圍住了?”一個親兵隊長說道。

“狼群?”李世民站住了腳步,啼笑皆非:“一群狼,你們居然還要示警?”

或許普通人遇到狼群可能會渣都不剩,可是一群狼在大軍面前,卻連什麼都不算,頂多給大軍添些狼肉吃而已。

“將軍,你去看看就知道了。”那親兵隊長神色凝重,一點也沒有開玩笑的意思:“那狼群很多,很古怪!”……

京城,國師府。

宋秀秀被送到了國師府之中,一向只聽說過侯門深似海,見到這國師府她才第一次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