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是覺得劉家要是有昔年的威風,必須要自己單幹,最起碼現在已經有了很不少的聲勢,現在打出了涇王的旗號,把涇王的印信去給周圍的人去看。
原本對自己警惕非常或者保持距離的各股勢力紛紛的過來討好,看來這朱家的名份果然是有用的很,打著涇王的旗號,在這魯南招兵買馬,豈不是勢力會越來越大,何苦去投奔登州的江峰。
那個人雖然是兇悍,可是整日裡面就想著在海上打混,翻來覆去也沒有離開登州和山東這個地方,這那裡是英雄的作為,有什麼前途可言,不過他始終是沒有想到,現在他具有的一切,都是江峰給他的,甚至這次擄掠涇王的主意也是來自登州。
在聞刀的命令下面,七百名騎兵都是上馬排列成了整齊的佇列,控制著馬匹的速度緩慢的朝著官軍的陣形前進,手中都是拿著常常的木杆子,僅僅是用刀削尖了頭,杆子大概有七尺左右的長度。
馬匹跑著小碎步,最前面的幾排還算是整齊,後面的就有些散亂了,聞刀知道這也是登州回來的騎兵們的戰術,說是在衝擊之前要節省馬力,手中的尖頭木杆子還是來到方城的時候,登州那四百人的頭目,說起來是自己的遠方堂兄建議的,也不知道有什麼作用。
官軍六千人能在這塊平緩的區域展開的也就是兩千人左右,不過也是能排成相當厚實的一個方陣了,步兵的方陣厚實之後往往會給士兵們帶來自信,陣形輕易的不會散亂,特別是這種算不上強悍計程車兵。
和兩千人的厚實方陣,還有在這個兩千人身後的官軍大陣比起來,聞刀的一排七十騎的佇列就顯得稀疏了許多,而且也沒有什麼威勢。
看著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聞刀拿起了掛在馬鞍邊上的短斧,大聲的吆喝了一句,馬隊的最前面猛然開始加速了起來,一段時間的慢跑已經是把戰馬的身子跑熱了,稍微鞭策,就是衝了起來。
手中豎起的尖頭木杆都是放平了,好像是離弦之箭朝著前面狂奔了過去,不斷前進計程車兵看著面前急速衝來的馬匹,還有削尖的木槍,他們知道方陣很厚實,可以抵禦住面前的騎兵的衝鋒。
所以後排的人的腳步沒有遲疑,但是第一排計程車兵們卻臉色發白,不管怎麼說他們可是面對騎兵首當其衝的第一批人。
騎兵距離越來越近,終於官軍有人忍受不住,他們甚至連把自己手中的長槍放平都來忘記了,慌亂的喊叫一聲朝著兩邊就是跑去,第二排自然也是不願意如此,第三排,第四排……
官軍的陣勢已經被衝散了!
第二百九十八章 降職
戰,七百響馬對六千官軍,官軍大潰,守備以下皆戰鄧普僅以身免。
此戰之後,聞刀軍聲勢大震,各地勢力紛紛來投,傳涇王封其為護國將軍,都督兵馬,號大元帥。
有這個皇室親族的名義就是不一樣,不管怎麼說,聞刀拿來給自己的綠林同道們看的委任文書上面可是實實在在的蓋著涇王的大印。這就等於官方的名義所在啊,現在就算是朝廷下旨,也只能說是謀逆,而不能隨意說是匪患。
不要小瞧這個名字的說法,這等於在政治上佔據了和京師朝廷平等的地位,中國人這麼多年向來都是講政治的。
儘管現在的聞刀在各方的估計下面也就是一千多的馬隊,可是蒙山裡山外的各股勢力就好像是趕集一樣紛紛的找聞刀,都是願意混個一官半職,唯恐來晚了什麼也分不到,反正這些人平日裡面就是在山中佔山為王,從來不把朝廷的王法看在眼裡。
還有些心懷叵測的人手都是懷著各種各樣的目的,或者是來聯合的,或者是希望聞刀按照自己的目的行事的。
不過,現在的聞刀部誰也找不到了,就好像是突然憑空消失在蒙山中一樣,現在朝廷的兵馬開始重新的調動,一方面是從徐州調集三衛人馬北上,加上山東境內調集的兩萬人馬,已經是三萬多人。
徐州拱衛南直隸的門戶,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的要地,所以在徐州駐守的人馬都是大明軍隊中的精銳,山東六府調集的二萬人馬都是各個衛所抽調,不過這次還沒有安排江峰手下的四營,只是命令在滕州的二千人馬做好戒備。
兵馬集合起來之後,御馬監的管事太監羅隸已經是從京師趕來,任務很是簡單,就是進山徹底清剿反亂。
現在的江峰卻正在登州的府第接旨,宣旨的太監言辭之間很不客氣,不過說起來,倒也不算是冤枉了他,山東遊擊這個名號,說起來就是負責山東境內的安定,掌管為數不多的野戰軍。
可是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