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美麗。
農田畔的農舍,已經被火點燃。黑煙漸起。隱隱能夠聽到唐人的慘叫聲。
隆慶想起了多年前,自已登書院二層樓失敗後。悄然離開長安城的那天。
那天他看到了唐國美麗的田園風光,漆成諸色的農舍,平靜幸福生活的唐人。當時他就發誓,總有一天會殺回唐國,把所有這一切燒乾淨。
他讓將領去整肅軍紀,不是對唐人心生憐憫,只是行軍的需要。事實上,他認為被焚燒被屠殺的畫面才是真正美麗的風景。
隆慶露在銀色面具外的臉上,露出快意的笑容。
……
……
數萬聯軍,在唐國的東部原野上肆虐縱橫,哪怕是軍紀再嚴苛,也不可能完全做到令行禁止,更何況大部分都是散漫成性的草原騎兵。
隆慶皇子的軍令傳下,大多數草原騎兵遵命集結,隨軍旗向西面的長安城而去,卻還有逾千人的騎兵滯留在了後方。
這些草原騎兵相信以自已的騎術,用不了太長時間,便能追上前面的大部隊,所以並不著急上路,卻是急著四處劫掠。
他們早就知道中原富庶,唐國百姓的生活更是優渥,然而直到進入唐境,他們才發現,站在荒原對中原的想象,原來是那樣的可笑,一個尋常唐人村落裡積蓄的財富,竟然便超過了草原上一個中等部落!
那些精美的絲綢和金銀財寶,讓他們不捨離開,那些白皙美麗的唐國女子,更是令他們唾液橫流,所以很多人決定在大戰前再掃蕩一次。
數十騎來自左帳王庭的草原騎兵,揮舞著手中的彎刀,嘴裡發出尖銳難聽的唿哨與笑聲,衝進了山坳裡的一處小村莊。
這個小村莊遠離官道,僥倖地避開了聯軍的大部隊,周遭近處的難民,也走小道來到此地藏匿,如今竟是擠了百餘人。
這些難民絕大多數都是老弱婦孺,至於家中的男人,在他們的村子覆滅之時,已經全部死在與草原騎兵的戰鬥之中。
草原騎兵把所有人集中,開始搜刮房間裡的財物,只不過這個村子實在是有些偏僻,相對貧窮,所以他們的收穫並不多。
草原騎兵很是不滿,惱怒地痛罵著什麼。
被集中在村子中央的老弱婦孺們,聽不懂這些蠻子在罵什麼,都沉默地低著頭,只有一個老婦懷中抱著的女童,死死地盯著這些草原騎兵。
女童年紀還小,並不能確切地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她知道,自已的家便是被穿著這種破爛皮衣的壞人燒掉的,自已的爹爹就是被這些身上有難聞味道的壞人殺死的,所以她的目光充滿了仇恨。
一名草原騎兵正憤怒於今天的收穫極少,忽然看著那個女童仇恨的眼光,頓時怒從心起,握著彎刀向人群走了過去。
他舉起手中的彎刀。
人群裡幾名老人怒罵著站起身來,想要阻止他。
但彎刀已經落下。
那名女童沒有被砍死。
因為彎刀落在了地上,發出一聲清脆的撞擊聲。
那名草原騎兵的眼窩裡插著一枝箭,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那枝箭的箭羽有些雜亂,不像是唐軍的制式武器。
草原騎兵們大吃一驚,嗚嚕嗚嚕喊著蠻話,在很短的時間內重新上馬,取下肩上的短木弓,警惕地望向村莊後方的那片山林。
嗖的一聲箭嘯。
一枝箭從山林裡飛出。射進一名草原騎兵的肩窩。鮮血飆射。
草原騎兵們非但不驚,反而露出喜色,厲聲呼喝著。催馬便向那片山林圍去。
透過那枝箭的特徵,他們確定山林裡的箭手肯定不是正規唐軍,更可能是獵戶。在前些天,便有很多部落的兄弟,被唐人裡的獵戶殺死。
獵戶最多三兩人結隊,只要現出蹤跡,哪裡是他們這些精銳騎兵的對手?
……
……
楊二喜把身體藏在樹後,緊握著手中的黃楊硬木弓,肩膀抵著樹幹,右腳腳掌輕輕踩著地面,顯得有些緊張。
和離開家的時候相比。他瘦了很多,也黑了很多,臉上亂糟糟長滿了鬍子。乾枯的嘴唇上有幾道血口。看上去很狼狽。
蹄聲漸至,那些草原騎兵向山林這邊圍來。他閃身出樹,拉弓驟射,羽箭離弦而出,射中一名騎兵的腰腹。
確認林子裡只藏著一名射手,三名草原騎兵手握短木弓連射,逼得楊二喜只能藏在樹後,根本不敢探頭,其餘的騎兵則是從斜處圍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