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就是在想著自己對不起蕭淑妃,不管武媚娘怎麼寬慰他,都不好使,李治就是忍不住想,想著他和蕭淑妃以前的那些美好日子。
武媚娘為了裝賢惠,裝著有一副慈母心腸,便向李治建議,蕭淑妃死了,她的兒子成了無恃兒,現在又太小,不如皇上多去關心關心他吧她此時還沒有霸佔後宮的偉大志向,連嬪妃都不是呢,自然就沒把李素節當成是大患,又要裝賢惠,這才給李治出的這個主意。
李治為人也是糊里糊塗,自己的兒子,自己去看看,這種事情難道也要聽別人的意見嗎,還用得著別人提醒?可他偏偏不經提醒,就沒想起李素節來。
大誇媚娘說得好之後,李治便出了更幽堂,去了蕭淑妃的寢宮。只留武媚娘一個人在更幽堂裡。
更幽堂裡沒有小宦官和宮女。當初王平安初接武媚娘進宮時,曾向王皇后建議過,說找些可靠的人,來照顧了空小尼姑,同時也暗地裡提醒過武媚娘,讓她自己小心些。
可不管是王皇后,還是武媚娘都沒把王平安的話放在心上。王皇后怕別人知道自己給皇帝找了個小尼姑,用小尼姑給皇帝開心解悶兒,對於後宮之主來說,這有點丟人,自己無法得到丈夫的寵愛,便用小尼姑去爭別的嬪妃的寵。
而武媚娘希望能和李治過甜甜蜜蜜的二人世界,所以她也沒有主動要求要人來伺候,王皇后沒派人,她也不要,更加沒有向李治要人。
這麼一來,在安全問題上,就變得不太安全了。李治在更幽堂裡時,武媚娘再安全不過,可李治一離開,武媚孃的處境立時就危險起來。
王皇后大玩靜觀其變,可靜觀可以,但其變就太折磨人了。她透過小宦官得知案子改由王平安去審,這才稍稍地放下些心來。王平安辦事向來乾脆利落,又是她的自己人,應該不會把事情牽扯到自己的頭上。
然而,王平安那邊沒事,她這邊卻有事了,出事的是那幾個當初她派去找乾草的小宦官。
小宦官們也害怕啊,天下有不怕死的人,可絕非這幾個小宦官。他們知道蕭淑妃的案子發了,而這種事的結果向來是以犧牲掉小人物為結局的,身為小宦官,他們十有**是要被犧牲掉的,只要大人物們沒有麻煩,誰會管他們的死活呢
其中有一個小宦官因為害怕被滅口,便借酒澆愁,喝多了酒後,在自己屋裡又哭又叫,恰被王皇后的大宮女秀兒發現了。幸虧秀兒阻止得早,要不然怕是別人也會聽到那小宦官在說什麼。
秀兒趕緊把這事兒告訴了王皇后。王皇后心中恐懼到了極點,她現在沒辦法除掉那幾個小宦官,這種關鍵時刻,實無法做到完全保密,不管用什麼方法除掉他們,都得用到人啊。在除掉他們的過程中,只要小宦官們說上幾句,那她就又得去滅那些辦事人的口,惡性迴圈,滅口如何是個頭兒?所以,她只能藉助宮外的力量。
秀兒給王皇后出主意,不如先把那幾個小宦官打發出宮去,先把他們弄出城,找個地方先住下來,等風頭過了再回來。秀兒沒提殺人滅口的事情,因為她也是知情人之一,王皇后今天滅得了別人的口,誰知日後會不會滅了她的?
身份不一樣,所處地位不同,想事情的方式也就不同。王皇后嘴上同意秀兒的主意,可心裡卻在想,這事她不能再拖了,必須立馬兒解決。秀兒的主意前半截兒可以用,後半截不行,可以把小宦官弄出宮去,但卻不用再接回來了,直接在城外滅口便是,通知王平安,讓他去辦了那幾個小宦官就成。
可秀兒明顯又害怕,害怕被滅口,所以讓她去通知王平安是不行的。王皇后只能親自去找王平安,私下把事情說了,這樣才能保證訊息不被走漏,可問題是她現在無法去找王平安,因為一找,不管是秀兒還是那幾個小宦官,就都知道她要幹什麼了。
王皇后心中後悔,自己辦事太粗心了,竟然留下這麼大的尾巴,竟然無法處理得掉。想了整整一晚,她才想出一個非常完美的好主意,先把那幾個小宦官送出宮去,在出宮之前,把另一個知情人幹掉,也就是幹掉武媚娘。等這幾個小宦官出了城後,她再去找王平安,這樣那幾個小宦官也就都被解決了,最後只剩下一個秀兒,這就好辦了,一個孤立無援的宮女,她堂堂皇后還能解決不了麼
沒有經驗,光靠想象,她想出的這個主意,自己躺在床上看,還真的挺不錯的。但問題是為什麼人人都能做計劃,可大多數的計劃是失敗的呢?就是因為制定計劃者太想當然了
要不然朝廷為什麼又要設立中書省去制定計劃,又要設門下省去稽核計劃,最後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