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7部分

前番黑山賊騎一擊不成,便自潰退,張遼率領驍騎營兵士追擊了半天也是無果,回到了平原城中。說來這幫賊寇對於河北地形的熟悉,遠在張遼這位呂布軍大將之上,有這樣的結局,其實也是在秦旭意料之中。只不過張遼運氣也的確不錯,雖然未健全功。但也著實抓回了幾個舌頭,正關在軍中審問,想必就算不及“髒活專家”司馬冒那般專業。也能在其中挖出些資訊來。

這廂秦旭安撫好了突然到來的袁尚,又因著荀攸的警示而將注意力大部分轉移到了北面,畢竟相對於袁紹二子以及後方空虛、投鼠忌器的曹操來說,同呂布軍並不接壤,且有奪基業之恨的劉備,卻是實打實的心腹大患。

對於秦旭甚至於在當初平定青州時便已經看重的劉備,張遼同成廉卻是有不同的看法。張遼是心有同感。別看劉備已經離開平原近兩年了。可若是現在讓平原民眾自主選擇此地所屬的話,八成以上的民眾或許還會選擇那位大耳劉。劉備的仁義和操弄人心的手段,讓人不服氣都難。就連去歲席捲中原的大旱波及平原之時。因為兩次竊糧弊案的發生,平原民眾有不少人聽信他人挑撥,甚至遷怒於數次供給其生存根本的糧食的呂布軍,反而認為是“殘暴”的呂布軍的到來。才使得民眾橫遭“天譴”之難。因此對呂布軍的敵視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奇怪的是,平原民眾對在弊案背後有著插手痕跡的劉備,卻是有著異樣的期待,有望之若雲霓之想,實在讓人難以置信。作為受呂布之託,鎮守平原的大將,面對這種剿不得撫不得的狀況,張遼也是有苦說不出來。甚至於情勢惡化之下。在秦旭入平原時,眼見著各方勢力的探子甚至大搖大擺的打探訊息。而為了不使好容易穩定下來的呂布軍再起兵戈,張遼非但不能輕易殺之,甚至還要與之虛與委蛇便可看的出來,平原這地方因為劉備呆過而顯得邪門之極。

成廉卻是不這麼想。別看在秦旭和張遼在對已借公孫瓚勢力成了氣候的劉備不約而同的心生防備時,成廉卻是對那位曾經的平原國相,不怎麼看好。而成廉的理由也很簡單。就算是在秦旭口中,有梟雄之姿的劉備麾下有大將三人為爪牙,又趁著公孫瓚自囚於易京城塞之際,成功架空了公孫瓚勢力,獲得了尚存近兩萬的公孫騎兵,可就算是這樣又如何?

當初呂布平青州時,劉備不也是有關張兩位義弟為佐助,有平原千餘兵丁為爪牙麼,還不是聽了呂布軍威名之後,連呂布面都不敢見,便在孔融的勸說下,夾著尾巴跑到幽州投奔公孫瓚去了麼。再說了,就算是劉備已經獲得了公孫瓚全盛時期的所有戰力,難不成呂布軍就是吃素的?別的不說,當年以八百先登營硬抗數萬公孫騎兵而且還大獲全勝的先登死士,可就在秦旭帳下聽命呢。有一必然有二,難不成先登營在呂布軍戰鬥序列中反倒還不如在袁紹麾下麼?

成廉的話雖然糙了點兒,但不得不說,卻是令秦旭對大耳劉的豬腳光環壓力驟減不少。是啊,劉備的確是有關張趙雲等諸般猛將為爪牙,又有公孫騎兵這等強悍戰力為羽翼,可呂布軍難道就是吃素的麼?三年來的漢末生涯可是令秦旭見識過完全不同於演義中所描寫的戰爭場面的。或許也是“運道”不好,最起碼那些動不動就鬥將,動輒殺伐數萬,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是一個也沒見著過。這年頭人口本就不多,單看呂布、曹操、袁紹等,以數州之力,養活不過十萬大軍便已經吃力的緊了,倘若一場大戰便死傷數萬人,估計沒幾年大漢就沒人了。只看號稱百萬的黃巾和黑山賊,其實戰力最多也就只有十餘萬而已,其他皆是家眷老幼,就這,倘若不是秦旭說降,估計餓都能餓死不少。就像是秦旭第一次嘗試說降青州淄川國黃巾韓廣所部時,十萬大軍的戰兵也不過萬餘人而已,身為宗帥的韓廣,甚至也是數月不知肉味,弄到點野菜糧食,也會同麾下兵將家眷均分。當黃巾賊當到這份上,也算是一種境界了。

而且,就算是兩軍對戰,其實也並非是一方將另一方完全屠殺殆盡。大漢歷史上,細數打紅眼的戰事,無論是之後的官渡爭鋒、赤壁鏖戰,還是後來的火燒七百里連營,其實大敗也不過是兵士戰心潰散,四散奔逃而已,往往都能收攏半數以上的潰兵。

可見兩軍交兵,只要一方在戰損三成還沒有潰退。那便算得上是精銳了,若是戰損半數而戰意猶存,便可稱之為天下精兵。而大將在軍中戰事上的作用。也絕非是隻用來單挑鬥將之用,至多也不過是以勇武激勵戰心,因為就算是呂布,被稱作天下第一猛將,不也在被誘至太行山下時,差點就被百餘手持利器的先登營兵士包了餃子麼。由此而推論,關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