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部分

沒,中杆雷重創的“馭遠”坐沉在港中。事後,“馭遠”管帶金榮、“澄慶”管帶蔣超英被判將艦上火炮打撈後,革職發往軍臺。二艦的現場指揮幫辦營務處丁華榮,因為在軍艦沉沒後前往鎮海,參加了鎮海保衛戰,而免於處罰。(9)

1959年11月至1960年4月19日,上海打撈工程局第三工程隊,在浙江象山縣石浦鎮天妃宮西側水域,打撈到一條沉船,經確認就是“馭遠”艦。“(艦體)有的甚至已被炸到船底轉圓處的近尾部,有的還炸至龍骨右舷(下風邊),旁尚存2…3公尺。爐子已拿掉,元寶座尚在;主機間僅存底座;地軸弄已炸碎,地軸尚在;車葉兩瓣已炸掉。”(10)

鞏金甌

“海安”級軍艦創造了當時中國自制大型軍艦的記錄,甚至體量規模超過後來很多進口軍艦。四射的榮耀光芒尚未展露太久,朝野即有人對這艘軍艦的價值提出質疑。

包括李鴻章、沈葆楨在內的很多洋務大臣,認為江南製造局建造大型軍艦應該到此為止,理由主要集中在軍艦的定位問題上。當時南洋的蒸汽化軍艦,主要的任務是長江和海口的巡防、運輸、通訊,但是“海安”級軍艦吃水過深,根本不能勝任。這種船型稍舊的大軍艦,即無法出海與西方列強的新銳主力艦一決勝負,又不能退入長江內河,自由機動,遂行守口任務。而且,建造一艘這種軍艦的經費,可以造出三四艘小型軍艦,對蒸汽軍艦數量十分單薄的長江口海防而言,顯得極不經濟划算。經過一番商議,清政府最終批准自“海安”之後,江南製造局不再建造大型軍艦,專造小船。

19世紀60年代末,設計思想前衛的倫道爾式炮艇開始登上世界海軍舞臺。這種體格小巧,但主炮威力驚人的廉價軍艦,在當時的中國被認為是一種價效比異常出色的利器。看著福建船政與北洋海防首開先河,江南製造局對當時被稱作蚊子船的迷你軍艦發生了濃厚興趣,遂著手自造。

從決定自造蚊子船一開始,江南製造局的方案就顯得與眾不同,各種公文報告中顯示,即將要投入建造的是一艘小型鐵甲艦。當時中國朝野內外,正在湧動著購買鐵甲艦的議論,蚊子船成為舉國熱議的話題。在大型鐵甲艦一時無力購得的情況下,江南製造局提出創制小型鐵甲蚊子船的設想,無疑是迎合海防需要裝甲艦的潮流,同時也是在不允許造大型軍艦的情況下,用這種特殊的艦船,向外展露自己的能力和雄心。

根據記載,為了掌握蚊子船的相關技術資訊,江南製造局專門從國外設法購買了一件蚊子船模型,進行分析研究。同時,為了獲取建造帶裝甲軍艦的經驗,還聘請了數名熟悉裝甲艦船建造的外國技師,至江南製造局現場指導。(11)

1874年夏季,江南製造局廠區內,第六號軍艦“馭遠”的舾裝工作正在船塢裡如火如荼地進行。有心人會發現,黃埔江邊的廠區中,突然多出了一座神秘的臨時廠房。訊息再靈通一些的人士就會告訴他的朋友,那間臨時廠房是專門為建造小鐵甲船搭建的。中國造船工業史上的第一艘裝甲軍艦,就在全封閉的保密生產環境中,開始了它的建造。

上海各界、中國各界,乃至世界上很多海軍國家,都在關注著江南製造局的神秘車間裡,將會誕生出怎樣一艘軍艦。1875年4月29日,新到任不久的兩江總督劉坤一檢視各處工程事宜,專門到江南製造局,驗看建造中的小鐵甲艦。(12)最終,江南製造局小鐵甲艦的廬山真容,在當年的9月1日大白天下。

1875年9月1日,星期三。從小鐵甲艦建造車間通向黃浦江的一段河灘,已經改造成下水滑道,滑道的主要材料是一根根圓木。為了讓軍艦下水順暢,依據國際通行的做法,圓木滑道上還預先塗積好了厚厚的牛油。廠區內官員工匠以及前來參觀的人群,都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鐵甲艦車間的大門。然而誰也未能想到,一場暴風驟雨突然降臨。圍觀的人們被衝散,四處避雨,下水滑道上的牛油則被沖刷得一乾二淨。為了不錯過下水吉日吉時,江南製造局不顧惡劣天氣,堅持繼續進行下水儀式。車間門緩緩開啟,小鐵甲船出現在世人面前,在暴雨的洗禮下順著滑道滑向黃浦江,軍艦在失去了潤滑物的滑道上是否能夠下水,令很多在場技術人員為之擔心。萬幸的是,雖然過程顯得滯澀了些,小鐵甲艦還是順順當當地向黃浦江滑去。不過眾人不願意見到的事情在最後終於發生,滑行到即將進入江水的地段,軍艦停滯靜止了下來,紋絲不動,“船至將近水處,竟停擱不下。”(13)

小鐵甲艦下水不順,似乎預示著江南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