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顯示,北洋為“通濟”選配的火炮包括阿姆斯特朗6英寸40倍口徑速射炮兩門、克虜伯120毫米35倍口徑速射炮五門、哈乞開斯57毫米口徑單管機關炮七門、哈乞開斯37毫米口徑單管機關炮八門,此外另配有毛瑟步槍和中國造五連發步槍各四十支,總體火力較為兇猛。之所以直隸省能夠在短短時間內湊撥出如此數量的速射艦炮,推測大部分屬於李鴻章在甲午戰爭期間應急向國外購買的武備。(8)
上述火炮從直隸省運至船政,根據火炮的安裝需要再由船政對“通濟”船體做必要的改造。從後來展現出的具體形式看,“通濟”艦火炮的安裝方式較為老套,和船政的“開濟”、“廣乙”級巡洋艦類似。雖然採用了首尾樓佈局,但並不在首樓甲板上沿船體中線佈置前主炮,而是把兩門6英寸炮分裝在首樓之後主甲板兩舷的大型耳臺內,以獲取可以同時向艦首方向射擊的效果。“通濟”的副炮也大量使用耳檯布置法,從安裝主炮的大耳臺向後到尾樓之間,主甲板兩舷各加裝兩座小型耳臺,分裝四門120毫米克虜伯速射炮。剩餘的一門120炮則裝在尾樓頂部甲板上充當尾炮,這一方式和“開濟”級軍艦如出一轍。北洋運送來的大批哈乞開斯機關炮,被用於見縫插針,填補主副炮火力顧及不到的真空地帶,諸如首樓頂部甲板、兩舷耳臺之間的舷牆上,都裝有這類火炮。
“通濟”艦上的指揮建築也和“開濟”、“廣乙”級軍艦的佈置方法相似,在兩座6英寸炮耳臺之間的主甲板中部設有一座裝甲司令塔,司令塔上方建一層飛橋甲板,上設木質駕駛室,駕駛室頂部另有一層甲板。軍艦後桅附近設有一間海圖室,上設露天指揮台,裝備羅經等航海儀器,臺下近旁佈置備用人力舵,共同組成軍艦的備用指揮、操舵系統。
民國時代某次操演中,水兵在操作“通濟”艦的120毫米副炮。
“通濟”的各項建造工作在1896年下半年完成,當年9月15日,“通濟”艦整飾一新,新上任不久的船政大臣裕祿率領船政官員登上軍艦,由船政軍官王以彰指揮操作駛出馬江進行航試。“通濟”出海後,在馬祖島附近進行測試,測得輪機每分鐘84轉的速度下,軍艦航速為11。5節,雖未達到設計目標,船政方面表示“再用上等白煤,每點鐘當能行十三海里”,遂告航試成功。(9)
當天傍晚,“通濟”駛返馬江,王文韶派來的原北洋海軍“平遠”艦管帶李和從船政接收了軍艦,成為“通濟”艦首任管帶,艦上共配官兵250人。一切交接結束,“通濟”便鼓輪北駛,開往天津,與此前調往北洋的船政軍艦“福靖”,以及北洋海防剛剛接收不久的外購軍艦“飛霆”、“飛鷹”,成為了復興海軍的奠基石。
希望之舟
甲午戰爭結束時,天津水師學堂、頤和園昆明湖水師學堂以及威海劉公島水師學堂各有一班學生恰好畢業。因為海軍編制被撤銷,這批新進的海軍人才頓時無用武之地。1896年“通濟”艦北上來歸,王文韶即命令所有上述學堂畢業生和往屆未分配的溫習生全部登“通濟”艦實習,學習艦課。(10)該批學生中的吳紉禮(民國北京政府時代曾任海軍部軍械司司長)、楊敬修(清末海軍時代曾任“飛鷹”、“海琛”管帶,民國初年任練習艦隊司令)、王崇文(民國時代任海軍部吉黑江防籌備處處長)等,都是後來海軍中的知名人物。
庚子事變之後,清政府設立籌辦海軍事務處,開始統一全國海軍建設,根據肅親王善耆的奏報,當時全國堪當練習艦的軍艦共有“通濟”、“鏡清”、“超武”、“保民”四艘,原在北洋的“康濟”艦已經出列不見。鑑於後三艘都是艦況較老的軍艦,難以堪當出海訓練的重任,實際上是由“通濟”一艘在扮演海軍軍官海上搖籃的角色。海軍部設立後,“通濟”被分列在海軍主力艦隊——巡洋艦隊,是該艦隊內唯一一艘訓練艦,時任管帶藍建樞(原北洋海軍“鎮南”蚊子船管帶)。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薩鎮冰率海軍“海容”等主力軍艦開赴武漢協同陸軍鎮壓民軍起義時,“通濟”被緊急調派,負責在武漢與上海艦運輸物資補給,後隨著海軍主力起義,也歸附革命軍,民國時代首任艦長為葛保炎海軍上校。
袁世凱民國北京政府主政伊始,海軍總長劉冠雄著手海軍的各項制度正規化建設。其中為加強全軍教育起見,於1912年將原設南京的前清江南水師學堂更改為海軍軍官學校,作為民國海軍軍官深造的高等院校。“通濟”艦雖在編制上附列民國海軍第一艦隊,但被特別指定為海軍軍官學校專用練習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