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如今竟然一躍成為一郡總督,這個世界驚喜多多。
第三百六十六章 憋屈的皇叔
張目送楊錫離開,帳中所有將領不敢動作。
一旦動手,不管楊錫是死是活,自己只有一個結局。
一個小時後,張與其將領團,宣佈放棄軍隊指揮權。
十多位將領中,除了張本人,只有兩位願意留在辰河區。
楊錫知道,其餘幾位,還是會回到曹營或者是直接回了老家,沒臉再入軍伍了。
至於三萬多軍馬,楊錫讓南郡總督賴皮負責登記造冊,反正辰河商會政策在這裡,願意去留都按照流程辦事。曹軍兵士,絕大部分為寒苦百姓,辰河商會包吃包住還給工錢,那待遇要比曹營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了,更有如今辰河區為天下聖地,名聲在外,想回曹營的極為稀少。就算有想回老家的,那也想在辰河區賺點錢,再衣錦還鄉。
三萬多軍馬,只有一千多人選擇離去,這一點在楊錫意料之中。
張看的暗暗咂舌,這楊錫大度讓其離去,但結果卻大部分留下,這是得了名聲又得了好處,這招卻極為絕妙了。
楊錫命龐統領大軍六萬駐守襄陽,毛巒領六萬駐守西陽、大悟等地,拱衛江夏。至於歸順的三萬餘軍馬,則全部歸南郡總督賴皮安排至各地修路築橋,恰好新得了南郡,南郡有宜城,這宜城曹操拿著沒用,楊錫可是想了幾年了。
在宜城有一處地方,為磷礦富有之地,後世勘測,其含量竟然達九億多噸,楊錫直接命賴皮從辰河大學請來礦業專家,乾脆就分一萬人進行磷礦基地建設。
磷礦為磷肥必須之物,有了這處富礦,辰河區的農業化肥,怕不用絲毫擔心了。
至於呂蒙,則與楊錫一起,領八萬大軍南下,迴歸荊南,準備對付剛得秭歸的劉備。
卻說劉備得了寇封歸順,準備出秭歸乘船出長江,來取荊南,孔明卻道:“主公此時出兵,怕是時機未到啊。”
“為何如此講?”劉備覺得時機成熟了,自己出兵,雖然不多,但楊錫三面受敵,絕對不好受。
諸葛亮道:“主公取秭歸,未得到預想效果,原本以為淨得三萬兵馬,合兵八萬東出,可一舉定鼎荊南四郡,卻不想出了兵變之事。且有一二萬人在秭歸北方山林,隨時可能南下復取秭歸,此為變數。再有曹操、孫權戰事並未得訊息,萬一有一方敗陣,楊錫騰出手來對付主公,那時主公豈不是進退兩難。楊錫來襲,可不是三五萬人馬,動輒十萬二十萬精兵,裝備素質皆當世第一,我軍何以抵擋。”
諸葛亮一向謹慎,他不是不想東出,考慮到萬一情況有變,憑劉備這四萬多人,自保都有問題。且諸葛亮看了寇封之兵裝備配置,簡直於蜀軍天壤之別,頓時多了許多想法。
但劉備不如此想,他此刻年已五十,再不奮起便真老去了。
“益州若要慢慢積累資糧,最少五年十年,以楊錫此時發展狀況,可以想見,人口只怕已然五六千萬,我益州就算倍增人口,也就四五百萬,那時無異於以卵擊石。是以此次機會,就算再困難,備亦應奮起勇進。”
劉備講的振奮人心,諸將士氣被其感染,皆蠢蠢欲動,孔明其實也並非真勸阻,只是覺得事情不太保險。
於是劉備留趙雲領軍守秭歸,以防亂軍復還,自整理出兵馬三萬五千,張飛、李嚴、寇封等共同出兵西陵峽,往荊州來。
西陵峽如今被楊錫大軍整理,劉備搶了船塢船隻,順流而下,不過兩個小時。
劉備先取夷陵,楊錫根本沒有想到劉備能擊敗寇封,是以夷陵、枝江、江陵等長江以北各縣,皆未屯駐任何兵馬。
待楊錫取下襄陽時,劉備已然佔了這三縣。
本來劉備意思,是想要取了三縣之後,便以此為基地,招兵買馬,堵住楊錫南下道路,同時出兵北上,與曹操南北夾擊。
但諸葛亮卻道:“若主公與曹操合擊楊錫,楊錫敗走,曹操南下,那主公此戰便只為曹操做嫁衣,必爭奪不過。”
劉備聽了孔明之言,頓覺有理,於是又準備揮軍往東取華容,往南過江取孱陵。
但就在此時,劉備安插在襄陽的細作傳書,言楊錫兵不血刃取了襄陽,又不費兵卒殺走曹洪,收編了張,盡得南郡了。
這一下,把個劉備轟擊得雲裡霧裡,如墜冰窖。
自己攻下秭歸戰報送出才兩日,曹操戰敗訊息,便已然傳回了。
根據訊息時效推算,此時已經過去一個日夜,若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