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百結的感覺,情深意長,悽切哀憫,含隱無窮,讀之令人肝腸寸斷。
�
哀王孫
七言樂府
杜甫
長安城頭頭白烏,
夜飛延秋門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
屋底達官走避胡。
金鞭斷折九馬死,
骨肉不待同馳驅。
腰下寶'左“王”右“快”的右邊'青珊瑚,
可憐王孫泣路隅。
問之不肯道姓名,
但道困苦乞為奴。
已經百日竄荊棘,
身上無有完肌膚。
高帝子孫盡隆準,
龍種自與常人殊。
豺狼在邑龍在野,
王孫善保千金軀。
不敢長語臨交衢,
且為王孫立斯須。
昨夜東風吹血腥,
東來橐駝滿舊都。
朔方健兒好身手,
昔何勇銳今何愚!
竊聞天子已傳位,
聖德北服南單于。
花門'上“未”和“攵”下“廠”和“刀”'面請雪恥,
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孫慎勿疏,
五陵佳氣無時無。
【註解】:
1。延秋門:唐宮苑西門;出此門,即由便橋渡渭水,自咸陽大道往馬嵬。
2。“九馬”兩句:指玄宗快馬打鞭,急於出奔,丟下李家骨肉而去。
3。豺狼在邑:指安祿山在洛陽稱帝。
4。龍在野:指玄宗出奔在蜀。
5。“朔方”兩句:指哥舒翰守潼關的河隴、朔方軍二十萬,為安祿山大敗事。
6。“聖德”句:後漢光武帝時,匈奴兩分為南北,南單于(南匈奴王)遣使稱臣。這裡指肅宗即位後,回紇曾遣使結好,願助唐平亂。
7。花門:花門山堡在居延海(在今甘肅)北三百里,是回紇騎兵駐地,故藉以指回紇。
8。'上“未”和“攵”下“廠”和“刀”'面:即“梨面”。古匈奴俗以割面流血,表示忠誠哀痛。
9。“慎勿”句:錢謙益雲:“當時降賊之臣必有為賊耳目,搜捕皇孫妃主以獻奉者。”所以這裡這樣說。狙,獼猴。因善伺伏攫食,比喻有人會暗中偵視。
10。五陵:長安有漢五陵,即高帝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恰好玄宗以前的唐室也有五陵,即高祖獻陵,太宗昭陵,高宗乾陵,中宗定陵,睿宗橋陵,施鴻保《讀杜詩說》,以為“此就唐五陵言,非借漢為比,亦非惜用字面。”
11。佳氣:指陵墓間鬱鬱蔥蔥之氣,原是舊時堪輿家的風水之說。
12。無時無:意謂隨時都有中興的希望。
【賞析】: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六月九日,潼關失守,十三日玄宗奔蜀,僅攜貴妃姊妹幾人,七月安祿山部將孫孝哲攻陷長安,先後殺戮霍長公主以下百餘人。詩中所指王孫,應是大難中的倖存者。詩先追憶安史禍亂髮生前的徵兆;接著寫明皇上棄王孫匆促出奔,王孫流落的痛苦;最後密告王孫內外的形勢,由哀王孫轉為對王孫的勸慰,等待河山光復。全詩寫景寫情,皆詩人所目睹耳聞,親身感受,因而情真意切。蕩人胸懷,敘事明淨利索,語氣真實親切。寫同情處見其神,寫對話處見其情,寫議論處見其真,寫希望處見其切。杜詩之所以稱“詩史”者,蓋在於此也。
�
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五言律詩
唐玄宗
夫子何為者,
棲棲一代中。
地猶鄹氏邑,
宅即魯王宮。
嘆鳳嗟身否,
傷麟怨道窮。
今看兩楹奠,
當與夢時同。
【註解】:
1。棲棲(xi1):忙碌不安,指孔子周遊列國。
2。鄹(zou1)氏邑:春秋時魯地,在今山東曲阜縣東南。孔子父叔梁紇為鄹邑大夫,孔子出生於此,後遷曲阜。鄹氏邑,鄹人地。
3。“宅即”句:相傳漢魯共(恭)王劉餘(景帝子)曾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及升堂,聞金石絲竹之音,乃不敢壞。
4。“嘆鳳”句:《論語·子罕》:“子曰:‘鳳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