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也是大喜,之前還未下山的時候,他雖然決定加入梁山軍,但主要還是為了報恩,心裡卻是多多少少還是有點糾結。
因為和林沖一樣,王進一家其實也是祖祖輩輩汴梁武將世家。
林沖的先祖乃是郭威建立汴梁精兵的時候,應募進了禁軍的;而王進的先祖卻是比林家還要早上幾十年。
早在朱溫篡唐建立後梁的時候,王進的先祖就在朱溫帳下為將,正是五代十國少有名將猛將王鐵槍王彥章。
後來王彥章年老兵少為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所擒,寧死不降被下令斬首。
又過了十幾年後晉皇帝石敬瑭為嘉獎王彥章的忠勇,下詔贈太師榮譽之職,並派人尋找王彥章的子孫錄用為官。
從此王氏一族就世代在汴梁禁軍中擔任軍官,可說是世代忠良,從宋朝建立起就一直為宋朝盡忠賣命,至今已一百多年了。
是以在原來那個時空,哪怕高俅再對不起他,並且他也知道史進上了梁山,王進卻一直不肯落草為寇,造宋朝的反。
不過下山之後,王進一路收集梁山軍的資訊,剛才又親眼所見梁山軍的軍容是如何齊整,事情是如何高昂,軍紀是如何嚴明,比起西軍簡直強過太多,更遑論都門禁軍了。
再加上路上聽到的現今天下大勢,還有梁山軍的各種宣傳。
王進下意識的就覺得,或許大宋的氣數真的要盡了。
汴京城內那幫昏君奸臣,如何能是梁山軍這個朝氣蓬勃,充滿上進心和昂揚鬥志團體的對手?
哪怕是百戰西軍,也同樣不是對手。
梁山軍一到,興慶府就被攻破,梁山軍一走,數萬西軍精銳攻一個西涼府卻久攻不下,這便是明證。
於是在見到林沖之後,王進心裡的那點糾結,就立刻被拋到爪哇國去了。
兩人寒暄了一會,說了些各自的經歷,還有的梁山軍的事業框架,便一起跨上馬,邊走邊說。
當得知王進原來跑到吐蕃人的地方去了,林沖也是拍了拍頭,連說當初怎麼沒想到呢?
而王進得知梁山軍不僅佔領了河套草原,更在出兵西夏的同時出兵高麗,到海外去開疆拓土時,更家是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梁山軍的實力已經強悍到這種地步了麼?竟可以雙線作戰?
高麗國雖小,可好歹是與大宋,遼國並存了一百多年的國家,據說當年遼國出兵四十萬也沒能滅了高麗,梁山軍就出兵數萬,真的能行嗎?
“沒問題的。”
林沖看出了王進的驚訝和擔心,笑著說道:“不瞞兄長,據不久前收到的資訊,現今高麗那邊大局已定,北面千里長城已被我梁山軍牢牢控制,高麗劉成以上的土地已被梁山軍佔領。
許軍師也帶著遼國錦州附近幾十萬北地漢人全部遷移到高麗,有這些北地漢人駐守高麗各地,整個半島就再也翻不出半點浪花來,高麗這個國家已成歷史矣!”
王進一下聽呆了,只覺得不可思議,同時又不自覺的熱血沸騰起來。
要知道作為一個武人,最大的榮耀莫過於為國殺敵,驅除外敵,乃至於開疆拓土,揚威域(海)外,這可都是青史留名的事啊!
只是一直以來,大宋卻連個小小的西夏也奈何不了,燕雲十六州更是遙遙無期了。
更別說當今官家即位以來,窮奢極欲,輕佻荒唐,沒幾年就把自太祖太宗皇帝起就設立的用來收復燕雲的封樁庫給敗了個乾乾淨淨。
王進哪怕是做夢也想不到,所有的一切到了梁山軍這裡竟是這麼的簡單。
西夏說滅了就滅了,高麗同樣說滅就滅了,這麼說來,等梁山軍休整個一年左右,北伐遼國收復燕雲豈不也是不在話下?
若自己能參與其中,立下大功,將來豈不是要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王進激盪不已的時候,林沖卻一直記得王進對楊再興幾百年才出一個的絕世高手的評價,於是又漸漸把話題轉到這上面來。
這時王進也抑制住內心的激動,重新把注意力放到了楊再興身上,只見他一連鄭重的對楊再興道:“再興小兄弟,王某閱進天下武人,還從未見到似小兄弟這般練武奇才。
王某習武半生,對武學一道也頗有些早已,只是到現在為止,一身武藝至今卻沒找到一個真正的傳人,不只小兄弟可願做某的傳人,接下我這一身的武藝?”
林沖一聽不禁又喜又驚,喜的是王進願意對楊再興傾囊相授,對他武藝肯定有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