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對著除家人以外的人有著一種敵意,總是和外人保持著絕對的距離,所以他們之間幾乎沒有接觸的機會。
愛情有時候就開始和他人的與眾不同,他沒意識到它,就並不帶代表著它不存在。愛情就是這種不知不覺間滋生,然後慢慢地成長。
其實真正讓他有機會了解她,還是那一次,那時候他大三,即將大四面臨著擇業的問題。他不知道自己是該繼承家業,還是繼續自己想要的從政。如果家裡沒出事,他或許就會選擇從事自己愛好的事業。
可是至從三年前,大伯父因車禍去世,顧氏整個主心骨突然崩塌,顧氏也面臨著至其存在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爺爺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從公司退出來,顧氏交給了大伯父一個人在打理,他這突然離世,弄得整個顧氏群龍無首。而他父親因為從政,所以根本就沒法參與家裡的事情。顧家的直系血親就只有大伯父和父親兩個兒子,堂哥顧祁東大學還沒畢業就匆匆的接管了顧氏。
顧氏的局勢一直不穩,雖然這幾年他也一直在從中協助他,可是畢竟力量不夠,他的身邊需要一個全力幫助他的人。堂弟顧祁北因為一些事被人給逼瘋了,情緒一直不穩,一直在接受治療。家裡基本上除了他之外,就沒有人能幫上忙,所以他很矛盾。他不想放棄自己所喜愛的事業,但是他作為顧家子孫,這是他的責任。
他處在一個十分難以抉擇的階段,這個選擇意味著他往後的整個人生,所以他不敢輕易的下決定。他本可和父母商量再做決定,可是他們也不能拿出實質的決定,只能給他一些建議。畢竟這是他自己的人生,父母不能為他做主。
所以他真的很矛盾,那個週末,他哪都沒去,一個人呆在書房練字。這書法是他從小跟著爺爺學的,顧家的孩子從小都會練書法,說是給定性。練字是最是考研一個人的定力和習性,小時候為了這,他還捱了爺爺不少的鞭子。久而久之,也就慢慢的養成了練字的習慣,每當自己不能心浮氣躁或是猶豫不決的時候,他就會到書房練字。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慢慢地靜下心來,不再躁動不安。
他一個人靜靜地寫字,不知何時書房門口,突然冒出一個毛茸茸的小腦袋。梁以安伸著頭看了看書房,她一個人實在是太無聊了。
今天媽媽帶著妹妹來顧家串門,本來她一點都不想來的。她跟顧家的人又不熟,而且她媽媽似乎也不太喜歡待著她出門。可是臨出門時,妹妹偏偏硬要自己來。她實在是沒辦法,這才硬著頭皮不顧母親那恨不得她立馬消失的眼神,死皮賴臉的跟著過來了。
媽媽和顧母他們還有妹妹在下面聊得開心,她一句話都插不上。在旁邊實在是坐的很無聊,早知道會是這樣她就應該死活都不同意妹妹的要求的。好在顧伯母善解人意看出了她的窘迫,便出聲要她自己去玩。她頓時如獲大赦,迫不及待的離開,在外面的花園裡走了一圈,還是覺得無聊,便悄悄地跑上樓去。
她記得曾經妹妹和她聊天的時候說過,顧家裡有個很大的書房,裡面有很多的書,而且也沒什麼門禁。她想著反正也無聊,不如就進去找兩本書看看算了。以前在外公外婆家的時候,家裡的書房也有很多的書。這麼多年基本上都被她翻的差不多了,可是回到梁家,卻發現梁家的書少的可憐。這就算了,梁家的書房一般除了爺爺和爸爸,其他的人都不可以去。
她在門口看了一眼,便看見顧祁南一個人站在書房的書桌前,手裡拿著毛筆認真的寫著什麼。她權衡了一下,最終還是悄悄地走了進去,她就進去找一本書,應該不會打擾到他吧。她走到書架前,轉過頭看了一眼顧祁南,見他依舊神情專注的握著筆,根本就沒注意到她。
心下一喜,便在書架上找起書來,想到這顧家的書房這麼多的書。雖然說比不上以前外公外婆家,可是貴在精,有好幾本都是她以前找了好久都沒能找到的精本。梁以安愛不釋手,看來以後沒事還是可以多來竄竄門。
她挑了一本書,轉身準備出門,卻在看到顧祁南的那一瞬間改變了主意。抱著書,鬼使神差的向著書桌走過去。
其實在她進門的時候,顧祁南就已經發現她了,只是不知道她想幹什麼,他也懶得去管。見她直奔書架而去,還時不時的回頭看一眼他的反應。知道她是想看書,所以就沒去看她,專心做自己的事。
梁以安抱著書站在書桌旁,因為外婆的關係,所以她從小也開始練書法。雖說到現在沒什麼成就,但是關於書法她還是有所瞭解的。
顧祁南正在臨帖王羲之的《蘭亭序》,學過練字的人都知道《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