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而且日軍為了爭取戰功,將戰死的朝鮮軍隊的鼻子、耳朵割下,用鹽醋防腐寄回日本給豐臣秀吉,由於以數量記功,所以很多無辜的老弱婦孺都受到殘害。這些鼻子與耳朵埋葬在京都方廣寺大佛的西側,今日則稱為“鼻冢”。
至今,韓國人一提到豐臣秀吉,莫不咬牙切齒。秀吉的軍隊除了殺害朝鮮軍民之外,又強行押解五、六萬朝鮮俘虜到日本耕作。除了農民之外,日軍還強押大量的陶藝、印刷、刺繡等師匠到日本來,使得日本的陶藝水準大舉提高。陶活字的傳來,更帶動了日後江戶時代的出版風潮。朱子學者姜沆則帶給日本的朱子學莫大的影響。這是侵略戰爭無意中的文化產物。
在征服朝鮮的軍隊陷入苦戰之下,如同前面所述,豐臣秀吉將自己的“關白”一職讓給外甥秀次,自己則引退,成為退休的“太閣”。可是在1593年8月,也就是秀吉五十八歲那年,愛妾澱殿又再生下一子,秀吉欣喜若狂,取名為‘拾’,亦即後來的“秀賴”。就在秀吉為如何替兒子的未來鋪路而傷腦筋時,秀次為了討好朝廷,獻上大量的金銀財寶。秀吉得知之後,即以謀反的罪名命他切腹,並將秀次的妻妾子女三十餘人斬首,據說當時鮮血染紅了京都的鴨川。
1594年,秀吉五十九歲時,關白秀次的文書官在日記中記載,秀吉在晚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