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實用性很大的名人送上門來,劉封應該開門迎接才是。
其實不然。
李嚴這個人啊,能力是出眾的。在劉備時期就已經嶄露頭角了,被諸葛亮稱讚為可擋陸遜。
陸遜是什麼人,那是東吳上大將軍,領一時風騷的人物。而諸葛亮稱讚能抵擋,足見其能了。
雖然劉封對於諸葛亮不怎麼感冒,但是對其眼光還是有些相信的。
雖然諸葛亮的眼光有時候也不怎麼樣。
這是諸葛亮的稱讚,劉備則用實際動作,證明了李嚴這個人。
劉備駕崩以前,任命諸葛亮為丞相。統領益州。但卻也分了李嚴蜀國三分之一的兵馬,鎮守江州,與諸葛亮抗衡。
在劉備沒有駕崩以前,肯定是認為李嚴是忠臣。要不然也不會這麼做了。同時,劉備也猜忌諸葛亮,會做權臣,篡位。
事情就是按照劉備的猜測的情況發展,諸葛亮後來就是做了權臣,依靠北伐所帶來的名望,不斷的鞏固權力。
達到劉禪事無鉅細,都要聽從諸葛亮的安排。權臣的不能再權臣了。
這個時候,劉備佈置的手段,防備諸葛亮篡位的棋子。李嚴也發揮了作用。他一邊斷諸葛亮糧草,破壞諸葛亮的北伐大計。
一邊又不滿於諸葛亮大權獨攬,劉禪懦弱。想要爭取權力,與諸葛亮分庭抗禮。
最後被諸葛亮給收拾了。諸葛亮親手收拾了他曾經稱讚能抵抗陸遜的李嚴。鞏固了自己的權勢。
不過諸葛亮親自收拾自己提拔出來,稱讚的人也不少。還有那個廖立,就是被諸葛亮稱讚為荊楚之良才。結果也被諸葛亮廢了。
所以說,李嚴與諸葛亮的這其中到底是誰對誰錯,劉封不知道。
李嚴這個人到底是出於忠誠,才奮起與諸葛亮抗衡,幫助劉禪奪回朝政呢。還是完全想與諸葛亮爭權奪利。
劉封也不知道。所以劉封糾結。
這個人忠奸難辨,唯一能證實的就是能力應該不錯。
所以,劉封的糾結並沒有持續多久。
男兒大丈夫,只要有能力,甭管是好馬,還是毒蛇,都要用。
何況,李嚴這個人年紀應該比他大。劉封自付自己現在年紀還輕,春秋鼎盛,肯定能比李嚴活的久。
又怎麼會怕他呢。
想著,劉封吩咐護衛道:“請去書房。”
“諾。”護衛應了一聲,原路返還。
同時,劉封也起腳朝著書房走去。
書房內,正有一個年紀較長的侍女帶著幾個小侍女,清掃著,擦拭著竹簡,案等等。
劉封進入後,隨手打發走了。
隨後,向前走了幾步坐在了主位上。解開了竹簡上的繩線,細細的看了起來。
這是黃承彥的介紹信,大略就是稱讚李嚴有才幹,隨即又自得為女婿介紹來了一個好的人才。
劉封看了一眼上半部分,直接掠過了下半部分。看完後,放下竹簡。劉封陷入了沉思。
這樣的人才,當然要用。但是怎麼用,就是一個大的問題了。
李嚴這個人政治,領兵的能力都有。不過,李嚴這個人的政治能力,在於平衡勢力。劉備用他抗衡諸葛亮。
結果失敗了,證明李嚴這個人玩政治平衡,搞不過諸葛亮。剩下的就是領兵能力了。足以抗衡陸遜。
李嚴這種領兵能力上層的人才,不用可惜了。劉封瞬間就做了決斷,用李嚴為別部司馬,去長沙招募兵丁,屯在長沙。等時機一到,就向可以奪取荊南的其餘三郡了。
就在這片刻的功夫,又有護衛來報,說是李嚴已經被帶到了。
“請進來。”劉封抬頭道。
“諾。”護衛應了一聲,退了出去。片刻後,李嚴出現在了劉封的面前。
見到李嚴的時候,劉封忍不住讚歎了一聲,真是天生做將軍,或是做大臣的料子。
有威儀,氣勢很剛硬。難怪劉備在駕崩以前,用李嚴作為抗衡諸葛亮的棋子。
“南陽李嚴拜見劉江夏。”進入書房後,李嚴也是先打量了一下劉封,只覺得英氣逼人,不負打敗了曹仁的名將。不過這一眼很迅速,很快李嚴就向劉封一拜道。
劉江夏。雖然劉封任用了蔣琬做了江夏太守,但是在外邊,江夏太守還是劉封。
“坐。”劉封不動聲色的抬了抬手道。
“謝坐。”李嚴答謝了一聲,坐在了劉封左手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