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兗州行一
一場大雨,將周馥去兗州視察藥廠的打算給澆滅了。龍謙指出的黃河危機讓周馥揪心起來,武定府一段河道年久失修,早已有報告到省裡,萬一今年再決口子,各方面都不好交代。所以周馥在第二日雨停後,立即帶著他的巡撫衛隊和車輛廠贈他的新式馬車折返濟南了。
走之前,他跟龍謙再次密商了沂州的人事安排,等吏部關於唐紹儀的行文一道,他便任命吳永為沂州知府。因為龍謙說了他將去兗州視察第二標組織的一次例行演習,可以先跟張蓮芬和吳永打個招呼。按照慣例,朝廷對於知府一級的官員調動時會與巡撫打招呼的,他估計這個安排不會有問題。
魯南的情況非常好,簡直就是政通人和了。如今,山東其餘州府非常羨慕魯南兩州的實業建設,就稅收而言,商稅可比農稅強了不止一點半點。不管任何朝代,任何一級政府,手裡的稅收多了,日子就好過多了。
周馥已經注意到了全省經濟的平衡問題了。由於魯南經濟的崛起,人口開始朝著魯南流動。連首府濟南都出現了這種情況,這是必須重視的。丁謂濟多次請求周馥干預下魯南的實業佈局,將一些廠子建到濟南來。周馥也認識到了其中的正確因素,畢竟魯南的交通問題阻礙了其經濟的輻射擴張,所以透過正式的渠道和私下場合都向魯南經濟的真正決策者龍謙打過招呼,龍謙很給周馥面子,已經將中興公司旗下的捲菸廠放在了濟南,這是兩利之事,但仍費力說服了兗州方面。菸草的利潤驚人,當地生產的菸絲質量比不得兩湖及雲貴,將來建一個技術先進的捲菸廠,如果從雲貴訂購菸絲。走海路到青島再轉陸路到濟南的成本不比從海路轉大運河到兗州高,而且也安全。這只是原料一方面的考慮,更深的考慮便是用經濟開道,將魯南的影響輻射至全省,為蒙山軍接管全省做必須的鋪墊。如今,捲菸廠在引進德國裝置與技術後已經基本建設完畢。秋季即可投產,所用的紙張由兗州造紙廠提供。但新增的香料等尚需購置德國。也因為德國人在其間分了一杯羹,所以捲菸廠的建設和原料採購運輸很順利。這次周馥來魯南,又與華源公司商定了將籌建中的火柴廠設在濟南。具體的事項還要雙方進一步商談,所以周馥折返濟南時,周學熙作為華源實業集團的總裁,也跟著其父一同去了濟南。
周馥極為讚賞龍謙出動威勝軍右翼抗洪的建議。軍隊抗洪的力量當然強於民間了。而自袁世凱的武衛右軍主力北調京畿後,山東省的軍事力量最強的就是威勝軍右翼了。身為山東提督的馮國璋手下只有區區三千常備軍,其核心是袁世凱留給他的曹錕部一個營,即原駐紮兗州的馬建勳部。依仗這個營,馮國璋大肆擴軍,如今算起來有四個營的編制,還有少量的炮兵、工兵等特殊兵種。由於軍費艱難,朝廷光是打理京畿駐軍還顧不過來,哪裡有銀子撥付山東?而山東省負擔其日常軍費依然費力。更沒有錢為之購置武器。馮國璋為此很是對袁世凱不滿——感到袁世凱似乎拋棄自己了。
馮國璋不過是區區一個提督——名義上的山東省軍區司令,沒有財權,自然不能和當初主政山東並且有朝廷奧援的袁世凱相提並論。周馥不可能不顧一切地扶持自己,袁世凱擴建濟南城留下的半拉子工程周馥總不能不管,而且周馥認為袁世凱擴建省城的思路是正確的自然將財力都用於了經濟方面,顧不上投入軍備了。
周馥更為關心實業之興建,而不是窮兵黷武。他跟著李鴻章辦洋務。算是認識到了實業的意義,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哪裡能建一支強兵呢?周馥將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了實業興辦上,而辦實業又以魯南為核心,自然忽略了軍隊的建設。周馥很少過問龍謙的部隊狀況,只是每年給五十萬銀子了事。這次視察,看到華源的情況,連五十萬的約定都想推翻了。那天在迎賓館與龍謙談及此事,龍謙說還是再支援一兩年吧。現在魯南將每一份錢都投入了實業建設,那些正在興建的企業都要大把的投入。建成的企業全面盈利還需時日。周馥答應再支援一年,從明年前,威勝軍右翼的軍費全部取自魯南兩州,省裡再不撥付一分銀子
按下週馥父子回濟南。龍謙在送走周馥後,連家也沒回便帶人去了兗州。中興藥廠的新藥即將下線還不是龍謙最為關心的,新藥的推廣還需要一個過程,百姓們對於西藥的認識還不那麼到位,藥廠報來的預定售價也偏高了,這種肯定會成為千家萬戶必備藥的西藥片真正推廣開來還需要時日。
龍謙這次去兗州主要是鑑定一種武器。編在化工廠內的第一家純軍工廠生產的第一種產品——木柄手榴彈的樣品也問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