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則損財,重則誤國。自身行端坐直,秉公執法,小人自然不敢近前。而託不起的阿斗劉禪正是這樣一個好大喜功的君主。先帝劉備初崩,他猶能“事相如父”,國家大事多由諸葛亮裁決,漸漸便獨斷專行。有才有德的人斷事尚好,一旦交由無才無德的傻子決斷,那實在是國家的大不幸了。不僅如此,他聲色之慾漸脹,寵愛妃嬪,迷戀女色。身臭,難免有蒼蠅“嚶嚶”飛來,黃皓便是這樣一隻逐臭而來的蒼蠅。

當初,諸葛亮準備北伐曹魏,然對宮中之事放心不下,便推薦董允輔助後主。董允性情剛直,嫉惡如仇,國之賢才。臨出發前,諸葛亮又上奏著名的《出師表》,薦舉郭攸之、費禕等人,匡扶大業。此數人果然不負眾望。正氣上升,則邪氣下降,賢良當政,則沒有奸小的市場了。董允輔助幼主時,黃皓一直只不過是個黃門丞的小官,奸詐伎倆難以得施。延熙九年公元246年,董允去世後,黃皓便無所顧忌,粉墨登場了。接替董允任侍中的是陳祗,此人善弄權術,好察顏觀色,逢迎意旨,得到大將軍費禕賞識而破格提拔,入宮後,又很快受到後主重用,倚為臂膀。臭味相投,黃皓很快和他狼狽為奸,互為表裡。

凡小人,多有一種睚眥必報的畸形心理。董允執政時,黃皓日日苦悶,倍感無出頭之日,說是董允阻礙了他的仕途,使“才能”難以發揮,因此對他恨之入骨;操縱權柄後,便加倍報復。他大肆誣衊董允,雞蛋裡面挑骨頭,有些所謂“罪證”說出來是極可笑的。他說董允有一次上朝奏事時,眼睛向上面看,這是眼裡沒有陛下;把董允經常進諫,說成是故意挑刺,與陛下作對。後主初不以為然,一笑置之;黃皓說得多了,三人也成市虎,便真的懷疑起董允來。史書載,“後主追怨允日深,謂為自輕”。

為了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權力,那就得讓後主最大限度地放權。黃皓慫恿後主外出遊觀,自己有時隨行,招搖過市,主高奴也貴嘛;有時留在宮內的說教。,臨時處置一些事情,每每趁機大撈一把,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嘛。、此外,還為後主“增廣聲色”,遍選民間美女,網羅歌伎,使後主日日沉湎聲色之中不能自拔。

黃皓醜行,後主荒淫,有識之士,拍案而起。史家譙周上疏勸諫道:

“如今雄哲之士都思念明主,盼望陛下能實現先帝遺願,使國家復歸一統。然宮中池苑之觀不斷,土木之作屢興,臣夙夜興嘆。今漢室遭難,天下三分,誠非盡情享樂之時。願陛下省樂官,息增造,以副蜀民之望。”

言之鑿鑿,情亦殷殷,可正在興頭上的後主劉禪怎輕意聽得進去?

黃皓、陳祗既是後主的左膀右臂,陳祗一死,後主便單獨倚重黃皓了。所以,陳祗之死,成了黃皓單獨掌權的標誌。以前還有所忌憚,此時誰敢掣肘?

甘陵王劉永,後主的弟弟,早就對黃皓的行徑不滿。黃皓得知後,“譖構永於後主,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見者十餘年。”宣信校尉羅憲,剛直不阿。黃皓預政,眾裡多附和逢迎,羅憲獨不附和。黃皓當即將他外調巴東,降為太守。

小人當道,正氣難伸。《三國志》作者、官閣令史陳壽,考場得志,官場失意。他不願曲意討好黃皓,“由是屢被譴黜。”

車有車轍,仕有仕途。黃皓雖奸,卻有不失忠良而與之共處三十年相安無事的。秘書令郤正,稟性鯁直,淡於榮利,忙於做事,疏於人事,“澹然自守,以書自娛,既不為皓所愛,亦不為皓所憎,故官不過六百石。”後劉禪東遷洛陽,蜀臣多背主而逃,只有郤正和張通舍妻棄子,孤身隨侍,感動得後主泣涕漣漣。

黃皓朋比為奸,氣勢薰天,他排擠姜維,勸後主隱匿軍機,直接導致了蜀漢的亡國。延煕十六年,蔣琬、費禕去世後,姜維任大將軍,掌管軍權。黃皓與陳祗串通一氣,謀奪軍權。他誣告姜維“身受重任,興兵累年,功績不立”,企圖罷黜姜維,讓同黨閻宇執掌。姜維見他弄權,遲早敗壞國家,當面對後主說:“黃皓奸詐陰險,禍亂朝政,請陛下除掉他!”後主早對他深信不疑,聽了這話,反而懷疑起姜維來。他回答說:“黃皓只不過是我身邊供驅使的奴才而已,以前董允曾在我面前數責他,我現在還追悔不及哪。”

姜維見後主執迷如此,自己目前又無力與黃皓對抗,於是再也不提此事。為避內逼,姜維請往沓中(今計肅宕冒西北)種糧,領兵在外,但無時無刻不關心國家興亡。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魏大將鍾會等整飭軍旅,準備伐蜀。姜維得知,馬上報告後主,建議早作準備,佔據關隘,防患未然。但是,在此緊要關頭,黃皓卻占卜問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