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知道德利亞想幹什麼,才能想出對應之策,也才能夠粉碎德利亞的陰謀,而且得抓緊時間。
也許德利亞不會貿然對付貝楊,但是他不會有多少耐心。
按照楚天疆的分析,雖然只要他跟阿利、貝亞藏起來,德利亞就不會貿然出手,但是隻要阿庫拉人發起的進攻對亞莫拉人構成了嚴重威脅,從而對德利亞產生了影響,德利亞就不會繼續沉默下去。或許幹掉貝楊,會讓德利亞錯過對付楚天疆他們的機會,可是總比被貝楊幹掉好吧。
此外,如果德利亞認為楚天疆他們不會看著阿庫拉人戰敗,就會在必要的時候讓亞莫拉人發起反擊,而他則會同時出手對付貝楊。這樣一來,要不了多久,貝楊就會遭到德利亞的偷襲。
留給楚天疆他們的時間並不多。
可以說,楚天疆的判斷非常準確。
德利亞確實在等待機會,而且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按照他之前的預測,阿庫拉人在奪回了丟失的恆星系之後,肯定會發起進攻,而人類文明派來的超級軍團也會加入戰鬥。關鍵就是,人類文明同樣想從這場戰爭中獲得好處,也就不會放過撈取戰果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既然阿庫拉人有能力發起進攻,也就有機會戰勝亞莫拉人。
當然,德利亞並不認為人類軍團會跟阿庫拉人並肩作戰。
德利亞仔細研究過人類文明的擴張戰爭,熟悉人類文明慣常採用的進攻戰術,也就知道人類文明會如何發動入侵戰爭。
對德利亞來說,人類文明在擴張戰爭中使用的進攻戰術並不獨特。
事實上,與亞莫拉人早期使用的辦法非常相似。
這也可以理解,即人類與亞莫拉人原本都不強大,因此在擴張戰爭中,必須解決以小吞大的問題。因為同樣獲得了創造者的支援,所以人類文明與亞莫拉人一樣,都充分利用了這個優勢。
相比之下,人類與阿庫拉人的相似點就沒有那麼多了。
阿庫拉人原本就很強大,因此在擴張戰爭中,面對的都是弱小的智慧文明,根本沒有必要過分考慮利用創造者提供的優勢,甚至不需要考慮戰術問題。憑藉強大的實力,阿庫拉人擊敗了很多弱小智慧文明。
這些差別,引發了一個問題。
這就是,人類軍團未必會採用阿庫拉人的戰術,而阿庫拉人也未必會適應人類軍團而改變戰術。
如果雙方都不願意做出改變,那麼分道揚鑣只是遲早的事情。
也許正是如此,在第一次反擊之後,人類軍團沒再與阿庫拉人協同作戰,甚至沒有參與第二次反擊行動。
只是,人類顯然不會因此跟阿庫拉人翻臉。
只要貝楊與阿利的關係沒有發生變化,人類就會與阿庫拉人並肩作戰,幫助阿庫拉人戰勝亞莫拉人。
關鍵就是,人類軍團將以什麼方式參戰?
顯然,德利亞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將由阿庫拉人主宰正面戰場,人類軍團則會開闢另外一條戰線。
按照德利亞的判斷,人類文明會採用慣常戰術,也就是襲擊亞莫拉人的主要恆星系,把亞莫拉人分割開來,再逐一消滅掉盤踞在其他恆星系裡的亞莫拉人。因為亞莫拉人的規模極為龐大,所以最後一步很有可能由阿庫拉人來完成,人類軍團的主要任務就是攻佔亞莫拉人的主要恆星系。
其實,這也符合人類軍團的實際情況。
五萬名超級戰士,能夠輕而易舉的攻佔任何一個恆星系,卻難以同時向多個恆星系發起進攻。
只是,麻煩也來了。
顯然,阿利肯定會與貝楊分開行動,由貝楊協助阿庫拉軍團在正面發起進攻,阿利則協助人類軍團開闢第二戰場。如果把貝亞考慮進去,也許貝楊會抽調出一些阿庫拉超級戰士組成一支獨立軍團,由貝亞指揮,或者是從人類軍團中分出一部分超級戰士交給貝亞,由貝亞充當預備力量。
也就是說,三名創造者很有可能分開行動。
雖然這是將他們各個擊破的機會,但是隻要德利亞採取行動,哪怕幹掉了其中一個,也將失去幹掉另外兩個的機會。如果被德利亞幹掉的是貝楊,那麼阿庫拉人很快就會輸掉這場戰爭。為了保證人類文明的安全,至少為人類文明爭取到足夠的時間,阿利與貝亞很有可能鋌而走險。
這就是,要麼接管阿庫拉人,要麼直接摧毀阿庫拉人的所有恆星系。
按照德利亞的推斷,阿利與貝亞採取後一種辦法的可能性最大。
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