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3部分

是這樣也就罷了,可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天子縛王司徒於賊前”的謠言,竟然漸漸在明明親身經歷了這一切的群臣當中有鼻子有眼的傳播了開來,這些人似乎完全遺忘了當初李郭二賊兵臨城下時,宮城女牆之內群臣束手,只能坐以待斃時的惶惶模樣,竟是將全部的責任,皆是推到了自己身上。可以說自那時起,劉協其實便已經清醒的認識到了何謂君臣。

再到後來,曹操、袁紹、呂布藉著馬騰、韓遂同李郭二賊“分贓不均”之機,再次起兵勤王,攻破長安迎駕許昌,劉協所作出的表現,其實就已經是在想在這亂世中培植最起碼對自己忠心的一支奇兵了。馬騰韓遂兩人為何為攻打長安,劉協清楚的很,雖然佯作不知兩人最初的目的,得脫生天之後,還大大的封賞了這兩人,可其實這兩人在劉協的眼中,已經被打上了大大的叉號。當時劉協的選擇其實是袁紹。

袁紹出身世受國恩、有四世三公之名望的袁家,有能力有名望,最重要的是袁紹曾經是昔日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盟主,在劉協想來,有這份“覺悟”的袁紹,必然會是大漢最鐵桿的忠臣。只可惜還沒有等劉協將這想法付諸實際,袁紹接連的一連串表現,以及關於袁紹之前就欲另立他支劉氏宗脈為帝的傳言,卻是讓本就得國不正的劉協心中惴惴,此事也就作罷。

而後便是秦旭所代表的呂布軍。對於秦旭這個同自己年紀“相仿”,卻已經是奇計跌出,救天子百官於危難的救駕功臣,劉協其實還是很有幾分好感的,也難怪在事畢之後,一口氣便將傳言為陶謙死諫為徐州牧,實際上卻只不過是呂布表封的秦旭青州少府的官職,直接一蹴而就,封侯、封爵、實封徐州,便是連未曾親來的呂布也沾了光。這種種跡象其實都透露了劉協的心計,便是想要再如在長安一般,到呂布庇護下緩緩圖謀重回舊都。可這一切,卻都是因為曹操的緣故,給攪合了。

對於曹操,劉協其實一開始就是知道的。閹宦之後,卻是英雄之輩,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的“潤滑油”,雖然出身不好,且聽聞風評也不咋滴,可卻是實打實的忠臣一個。再加上劉協也是聽說了呂布所據青州彼時之窮困,見曹操執意甚誠,又有秦旭在一邊敲邊鼓,暗示了呂布願為天子在外一支偏師的意思,又見許昌之地無論是距離舊都洛陽,以及呂布勢下青州濟南國等駐軍重地不過六百里路程,一眾朝臣也因為一路長途跋涉,頗有飢渴不耐之意,也就順水推舟答應了下來。

一開始定陪都許昌時,無論是同甘共苦一路來此的眾臣,以及那執禮甚恭,對皇權頗為“敬畏”的曹操都還是很讓劉協滿意的。投桃報李之下,劉協也自我感覺良好的對朝臣一方以及地方一方的代表人物董承、曹操做了自認為頗為大方的安排。那便是內事皆由朝臣接手,而“朝廷大軍”,全由曹操指揮,文武相得益彰,未必就沒有將相和的美名。

劉協的算盤是打的很響的。雖然這年頭還沒有算盤!可雖然經歷了重重磨難,卻畢竟是長年長在深宮之中的劉協。卻是的確不怎麼了解無論是作為國舅、車騎將軍的董承以及在迎來天子之前,便已經是三州之主的曹操的心思。這般兒戲一樣的劃分,顯然是兩面皆不討好。也暗中為朝臣一方同曹操一方日後如火如血的爭端殺伐。埋下了伏筆。

董承倒是對自家這外甥兼女婿的安排挺滿意。自董卓上臺之後,董承身為董卓親族,當時還能管點事,可董卓是個強勢的性子,再加上彼時天下皆對董卓暴政反感不已,董承自然也不會、更不敢有太大的權力,而招惹禍端。之後李郭二賊把政時更不必說。這兩人根本就是倆莽夫,而且能號令的動的地盤,其實也僅僅只有雍涼之地而已。就這一畝三分地,爭來爭去也沒什麼實際上的好處。

可許昌卻是不同了。曹操在出兵長安時,就已經佔據了兗、豫、司隸一部,整個中原有一半的地盤。都在曹操控制之下。且這三州皆是中原大州,即便是經歷了黃巾、戰亂、天災之後,比之西面那漢羌雜居的不毛之地,也是要好上無數倍。甫離是非之地,便能接手這等大權,董承不笑醒才怪。而對於曹操是否會樂意,卻是無論董承還是劉協,當時卻都沒有多想。雖然時下已經是禮崩樂壞,人心不古。可那君為臣綱的“規矩”還在,另外不是也補償了曹操可以掌控“全國”兵力的權力了麼,在包括劉協這位大漢天子在內的朝臣眼中,其實對於曹操已經是很厚待了。

曹操從那時起,其實就已經有些心寒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不假,關鍵還是要怎麼“奉”。好嘛,天子接在手中,這大義的旗幟還沒有拿穩,手中的地盤便險要被擄走了?要是劉協是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