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品),他從李隆基那裡領受了意圖,回到省裡之後,就將皇帝陛下的講話jīng神傳達給了自己的得力部下——中書舍人。

中書舍人(正五品上)是中書省繁雜工作的主要承擔者,正職領導中書令和副職領導中書侍郎(正四品上)只負責“從宏觀上指導”,此時的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副相蘇頲,而具體的工作則是由中書舍人來完成。中書舍人一共有六個人,因為尚書省有六個部,所以,中書省就設定了六名中書舍人,一人對應一個部。

中書令根據皇帝指示的類別,將草稿的任務交付給其中的一箇中書舍人。這個中書舍人要依據皇帝的指示jīng神和中書令的講話綱領,以皇帝的口吻起草一份詔書,這個艱苦的過程卻有一個詩意浪漫的名稱,叫做“五花判事”。

草稿擬成之後,中書令會對草稿進行潤sè修改,形成正式的範本,而後將之呈遞到皇帝李隆基的案頭。皇帝李隆基會對這個範本進行審查,看看這幫大臣是不是領會了他的意圖。如果他不滿意,就會將詔書發回中書省重擬;如果同意,只需要用紅筆在詔書上批一個“敕”字就行了。

緊接著,這份經由李隆基的龍爪批紅的敕書會被中書省轉送到隔壁的門下省。門下省實際上是一個複核部門,職能就是稽核體現皇帝主觀願望的敕令是否遵循客觀規律、是否符合客觀實際、是否具有可cāo作xìng。

拿到敕書以後,給事中(正五品上)會對敕書進行復核,如果複核不予透過,敕書就會被重新發回中書省,然後再走上一遍上述的程式。

如果複核透過,敕書經門下省的最高長官——正三品的侍中(侍中下基層或者休假時,則由副職長官正四品上的黃門侍郎代行職責)簽章之後,就正式生效了。

如果一道詔書,只有皇帝的批紅,卻沒有侍中的簽章,那它就是無效的。由此可見,門下省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對皇權的制衡,整個程式還是非常科學的,能夠將某些皇帝個人的失誤排除。

不過此時侍中暫缺,顯然李隆基並不想有這樣的宰相來阻撓他的聖旨,而之前的門下省的副職官黃門侍郎則是源乾曜,向來唯李隆基馬首是瞻的人。

很明顯,李隆基雖然幾乎將中書省放權給宋璟、蘇頲二人,但門下省卻在他的掌控之中,因為這才能保證他聖旨的“合法xìng”。

============

求收藏票票~~~~~~~

121、武惠妃

() 詔書生效之後,就被門下省轉送到了尚書省。

尚書省的職能表面上看起來十分簡單,就是執行,然而實際上,尚書省卻是行政三省當中業務量最大、工作最為繁忙的一個部門。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尚書省的機構最多,下設六部二十四個司(每部轄有四司),人員也最多。

尚書省的一把手——尚書令——本來是六省一臺九寺五監所有官員中品級最高的,正二品。但是,因為李世民當皇帝以前幹過這個崗位。

所以,登基後,這個位置就空了下來。實際上主持尚書省工作的是從二品的左僕shè和右僕shè。不過到了這時,尚書左右僕shè早就成了虛職,就連六部尚書(正三品)也成了虛職,並不主持六部工作,像首相宋璟現在就掛著一個刑部尚書的職位;真正主持六部工作的是侍郎(正四品下)。

尚書省要根據詔書的內容將之分發給下屬的六個部門,即吏部、戶部、禮部、工部、刑部和兵部。各部拿到詔書之後,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處理:部分詔令無需更改,直接尚書省發往zhōng yāng各部及地方州縣;部分詔書則需要根據其內容改制成政令,而後再下發到有關部門和地方州縣。

所以,大致說來,尚書省實際上是一個狹義的行政機構。制定命令雖然難,但是執行命令其實更加困難,因為在執行的過程會遇到許多現實的困難,所以在尚書省當差是一件比較辛苦的事情。

這就是整個聖旨生效並執行下去的流程,但在後來政事堂中的宰相們是可以直接繞過皇帝發堂帖的,不過在李隆基這種強勢皇帝在位的時期,是不可能讓這種事情發生的。

說到底相權雖然能限制君權,但掌控整個國家的,還是皇帝。

李隆基在拿到所有貢士的卷子時,天sè已晚,他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到蓬萊殿過夜,這是他如今最愛的寵妃武惠妃居住的地方。(武惠妃最遲是在開元十年被封為惠妃,現在才開元六年,可能還是婕妤,不過也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