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更送上,兄弟們來點打賞吧!
有平夷軍帶路,加之洮州間諜們收集到的情報,行軍很順利。那些平夷軍冶利人,倒沒敢耍什麼壞,他們的父母老婆孩子全在唐軍手上,加之唐軍數量是他們的三倍。
“白冶利的大營,距離我們出來的石頭城,有二百里地。”
但距離臨潭卻也僅有三百里地,他們之前是先西向到的石頭城,可如果從臨潭直接到白冶利營地,卻是西南方向。臨潭、石頭城,白冶利部,是一個三角形。
草原上行軍也有一個好處,就是沒有那麼多山川河流攔路,基本上都是直線。只要認準方向,騎著馬行軍很方便。
張超率領著一萬人,並沒有帶後勤部隊,人人都是配雙馬的戰兵。每個士兵帶了一些炒米、牛羊肉鬆,以及奶粉、茶葉、酥油、鹽巴,還有一些餵馬的豆餅粗鹽。負擔並不多,每人兩壺箭,一張弓一把刀,另配兩條弓弦。
加上鎧甲刀槍、毯子披風等,全部負重並不高。
每夥還特別準備了幾匹馬專門馱帳篷、鍋等物資。
這樣的行軍,沒有拖累,想快就能快,想慢也能慢,是非常舒適的。韋雲起也算是歷經隋唐兩朝,打過不少仗的儒將了,可一路上來那輕鬆的行軍,還是讓他驚歎連連。
每天行百里,晚上給馬腳綁上馬絆,把馬放到草原上吃草,早上再喂點鹽和豆餅,馬精神無比。
而士兵們有帳篷,有毯子,晚上睡的也好。
韋雲起最喜歡的還是肉鬆奶粉粥,這種壓縮肉鬆加奶粉,涼著吃也行,煮著吃更好吃。扔一點肉鬆,倒點奶粉,加上水,再入點鹽,草原上採點野菜和蘑菇,一起煮熟,那真是美味無比。
他還喜歡往裡面放點炒米,再加點椒鹽,真是享受啊。
吃完了,再煮壺酥油茶,美滴很。
韋雲起感覺自己出來這些天,天天在馬背上,看不盡的藍天白雲綠草,居然還長胖了點。
不用吃難以下嚥的蒸飯,不用吃帶著殼的粟飯,也不用啃嚼不動的牛肉乾,甚至完全不用餓肚子,幸福啊。
他有時也覺得洮州府兵們這吃的太好了,穿的用的裝備也好,戰馬,帳篷、毛毯、羊皮馬甲,絲綢披風,一個小府兵,吃的用的騎的,比尋常府兵一個隊頭都好。
但想想人家的戰績,人家的繳獲,一切又很正常了。
府兵自備部份裝備,洮州軍府準備一些。
洮州都督府是有錢的,府兵們也很有錢,他們裝備好,不是很正常嗎。
韋雲起現在對這種能夠二十多斤牛肉壓縮成一斤的壓縮肉鬆很感興趣,萬一吐谷渾人,或者突厥人都學會了這種軍糧製作技術,那不是很危險?
以往突厥人或者吐谷渾人進攻,他們都是直接帶著牛羊行軍的,邊行軍就邊殺牛羊吃肉。牛羊還不用人馬運輸,直接趕著走就行,而且路上吃草不用額外負擔。
雖然趕著牛羊打仗,比起漢人車拉人挑的運輸軍糧,要方便的多。但也是有一定的缺陷的,可張超的這種壓縮肉鬆,卻讓韋雲起看到一個隱憂。
因為中原缺牛羊,哪怕豬、雞、鴨等也能製成肉鬆,但畢竟中原是農耕王朝。可草原上人的突厥人、契丹人、吐谷渾人等不同啊,他們不種糧,可卻擁有極多的牛羊。
若是讓他們學了這技術,那他們可就如虎添翼,以後更加方便了。出征前,把那些公牛公羊什麼的都殺了,加工成肉鬆,一頭牛可以壓縮成二十斤肉鬆。
一個士兵背上一膀胱的牛肉鬆,再加上一袋奶粉,那就等於是揹著一頭牛在行軍啊,甚至還得再加上頭奶牛。打上兩三個月,估計都不會缺糧草。不用趕著牛羊行軍,這機動效能當然是大大提升的。
有了肉鬆和奶粉,他們更加來去如風了。
“不用擔心,普通肉鬆可做不到我們這樣,他們只會做五六斤肉曬成一斤的牛肉乾。”張超笑著說道,肉鬆、奶粉,這個並不容易。而且這些草原牧民,也不一定願意去想如何做。他們有現成的牛羊,哪會去想那麼困難的問題。
而且壓縮肉鬆,那是很有技術含量的。
大軍前行。
澤曲,現在被張超命名為赤水。
斥候回報,前方發現一隊吐谷渾人,自稱是冶利部使者。
使者只有十三騎,不是什麼以一當百的牛人,被帶到大軍前,還有些面色發白。
冶利使者很緊張,這個唐人都督在草原上已經被傳說是個喜歡吃人的傢伙,尤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