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87章 漢京

第1087章漢京

關隴等地,總的來說還是土地較少,糧食產量較低,且災害相對來說較多。如果不做個宏觀控,那麼如關平原的糧食販賣到關東來,甚至販賣到草原去,而那些土地少糧食產出少的地區,則會一直糧食儲備不足,也大大降低了抗災能力。

甚至朝廷的駐守邊軍,需要的邊糧,也得從原運去,大大增加了運輸耗費。

讓關六個地區的糧食統籌為一個糧區,部消化,止糧食出境,會好許多。

“同樣的道理,對那些糧食產量較低的地區,朝廷要設立糧食止出境政策。而對糧食產區,則也要給予一些保政策,如他們的糧食出售,享有免關卡稅費等,這樣有助於糧食通。”

“還有呢?”承乾已經不知什麼時候拿出了一支筆,開始興奮的在隨小本本記錄了下來。

“還有一個是設立糧食保價,產糧區的百姓怕的是什麼,怕的是穀賤傷農。因為糧食產量多,容易被糧商壓價,導致越是豐收,糧食越賣不到錢。因此,朝廷當根據實,設立一個糧食收gou保價,是制ding一個最低價格,同時,朝廷也以這個價格向百姓收gou糧食。”

“我們還可以設立一個糧食收gou任務,每年先預計收gou多少糧食,對糧農們下定一個任務,規定他們每年的糧食產出,必須將多少份額出售給朝廷,當然,這個朝廷按市價收gou,且不得低於保價,要保證農民的利益。”

李超看承乾記的認真,又提醒道。“這裡有一點需要注意,統gou是為了保證朝廷的糧食需求,足朝廷每年的糧需求外,還要保證糧食儲備量,但是,向農民統gou的數量得控制好,一般來說,得給農民留足口糧,然後統gou不得超過五成。”

“當然,如果朝廷統gou完後,農民依然願意賣糧給朝廷,當然可以收。”

“到糧食歉收的年份,朝廷的常平倉得切時的平價售糧給百姓,保證百姓需求,免糧價哄抬,傷害百姓。”

承乾把這些全都記錄了下來。

他充驚歎的道,“想不到一個糧食,老師然已經能說出這麼多條條道道,每一條都是玉言,學生佩服萬分。”

李超只是輕笑而已。

家宏觀控,這是必需的。這需要站在一個很高的角度,高屋建瓴的提出政策,來宏觀把控。

糧食這東西,不僅僅是商,尤其是在這個運輸較艱難的時代,且多災多難,難以抵抗,因此對糧食的控越發的重要。

許多時候,災後出現荒,無法控制,並不是因為朝廷真的無糧可,而主要還是朝廷的糧食策略出了問題。

如,藏糧於民這是非常重要的,糧食不能完全被糧商們控制著囤積著。官府得有自己的大糧倉,也得有自己的常平倉,糧食不僅存在京師,也得存在地方。

再有一個,地方百姓自己的義倉、社倉裡也得有糧食,有糧食才能有抗災能力。

其次,很多時候,災害發現,因為運輸原因,糧食卻不能馬運入災區,於是導致災擴大。因此朝廷有必要,藏糧於地方。

各地都得有倉儲糧,在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運輸線,也得多存糧。這樣才能一旦地方有災,朝廷能夠最快的拔運輸糧食過去。

“朝廷還應當對外來的糧食免稅,如從新羅、百濟、南蠻等地方運來的糧食,應當免關稅進口。”

承乾又加了這一條,“老師,看來這個宏觀控真的很有必要,讓各個地方都儲存足夠的糧食,能大大增抵抗風險的能力。”

朝廷把京師從長安遷到漢京來,也大大緩解了糧食壓力。畢竟以前漢無法供給長安需求,而到了漢京後,這裡本也是一個平原,兼之南面的江漢平原,江南的平原,東面的江淮,江南等大量糧食產區,使得漢京糧食無憂,尤其是漢京所的位置,交通運輸較便利,有糧也不怕運不進來,不像以前的長安,運糧入長安太難。

說到交通運輸問題,李超對承乾道,“你若真想自己做點事,我可以給你兩個提議。第一,在襄陽附近的漢江修個堰壩,如同蜀的都江堰一樣。”

“漢江修壩?為何?”

李超對太子道,“漢江修壩,好還是很多的。首先,襄鄧地區,也是我們現在稱為漢京平原的這片地區,雖是平原地區,田野平闊,土地肥沃,但卻一直較缺水。沒有水,種植當然大受影響。以這裡的氣候,其實完全可以實行兩栽培,如果有水種植水稻,再加耕細作,施以肥料,那麼僅是漢京平原,一年能讓現有糧食產量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