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6章 新聞釋出會

最後一次,則是金哀宗時,蒙軍圍汴梁,金哀宗也是打算退往襄鄧一帶。不過最後未成,國亡身死。

雖然最終襄鄧一帶未建過都,但六次遷都襄鄧之議,也說明襄鄧這個地方,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立都之所在。

晚唐、北宋末、金等欲遷未遷,最後國破。

從形勢上來說,鄧州背依秦嶺巴山,面向江淮,可以屯重兵,退可守,進可攻。依託關中和巴蜀兩個天府,和一條江漢運漕大幹線,有兵源,有粟資,尤為重要的是,鄧州實為中原,天下中心。

其實歷史上雖有六次議而未成的遷都打算,但鄧州在中國歷史上,也曾經四次建都。

禹都,夏朝時期的鄧地,不僅是鄧國都城,還是夏朝的國都。鄧州還曾是鄧國的都城,以及楚國的別都。

明末的李自成曾經在襄陽建新順國,改襄陽為襄京。

南陽盆地,居於天下中心,四通八通。

往北,是洛陽,往南是荊州。西北是長安,東南是江夏,西面是漢中,東北是中原地區。不論往哪個方面,都是一方的中心。

當年西漢立國,以長安為都城,建立的是關中本位制度。

後來的西魏、北周,其實都是關中本位制度,他們一開始實際的控制力都只是在西部,對於關東地區,尤其是遙遠的東南地區,掌控力其實是很薄弱的。

關中本位制度,說白了,就是關起門來發展關中。

楊廣為什麼要營建東都洛陽?因為隋一統南北,天下重新一統,長安做為這個大一統的帝國的中心,已經有些不夠了。

這個時代可不是後世,交通沒那麼發達,通訊也不發達,長安居於西北,距離東南東北,那真是隔著千山萬水。

而且關中雖號稱八百里秦川,但關中平原也確實才八百里而已。

八百里的平原,算的了什麼啊。關中的周邊,又缺少較好的農耕區,黃土高原等地形,使得這裡限制很大,隋唐時關中的人口已經達到上限了,人口過多,對於關中水土等破壞越來越大,糧食等物資的缺口也越來越大,隨便一個災情,皇帝就得帶著朝廷官員和軍隊去洛陽就食。

而如果建都襄鄧就不同了,先不說南陽盆地比關中平原大的多,而且南陽盆地四周,那都是產糧區啊。關中平原、江漢平原還有中原地區等等,新都能承受更多的人口,四周轉過過來也是相當方便的。

長安的商人們訊息靈通無比。

李超雖然要求皇帝和宰相們不要透露遷都的訊息,但這件事情經手的人還是很多,最終訊息還是洩露了出去。

李超雖然還呆在灞上。

可已經有許多人前來拜訪了。

來第一時間得到訊息,並來拜訪的,多是些有背景的商人,或者說乾脆就是那些名門豪族的家僕管事們。

營建新都啊,這多麼大的一個工程啊。

聽說皇帝把整個工程交給了李超來管,而李超更號稱不用朝廷一文錢就能在五年內建起一座新都。

商機,許多商人都聞到了商機。

聽說不少貴族已經派人去襄鄧一帶買田置地去了。

現在那邊是寬鄉,人少地多,地不值錢。可一旦新都建在那邊,那邊立馬就會熱鬧繁華起來,那時田地還不得成倍的升值。

“這些人!”

前來檢查太子功課的馬周跟李超談起這事,不由的搖頭。

李超卻只是笑了笑。

“這算不了什麼,他們要買地,也不是就能買的到的。我早向陛下請了一道旨意,襄州、鄧州兩地內,五年之內土地不許交易,百姓如果想賣地,只能賣給朝廷。”凍結土地交易,一道旨意的事情,卻能大大剎住那些人想要投機的做法。

有錢你們去投機買什麼地啊,都來跟著我營建新都啊。

“相國,外面又有幾勳貴家的管事前來拜見。”管家來報。

“相國,是否需要小的去擋下他們?”

李超想了想,“這樣吧,你去跟這些來拜訪的人說下,就說在三日之後,我將在這裡,灞上李鎮,舉行一場新聞釋出會,到時會詳細說明營建新都的事項,到時也接受大家的提問。若有意者,可到時前來參加。”

“新聞釋出會?”馬周都不由的對這個詞感覺陌生和不解。

“就是把那些對建新都感興趣的商人們都召集起來,然後談一談建新都的一些情況,通報一些訊息,嗯,就這麼簡單。”

馬周半信半疑。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