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民實在想不明白,那個看起來不過只能裝下百來個人的小堡壘究竟是如何塞下那麼多翼州兵進去,仗著兵多,張愛民日夜不停地進行狂攻,但前線將軍們傳回來的訊息卻總是令人失望,而根據將軍們描繪的戰鬥場景,那些小堡之中,起碼裝著三百個以上計程車兵。
張愛民不信,張愛民親臨前線,再一次發動進攻,這一次他親眼目睹了眼前的一個堡壘在數個時辰之內,進行了兩次輪換,每一次出戰計程車兵都不相同。
這是翼州的核心防衛圈,圍繞著翼州城,花費數年時間,千萬銀錢修建起來的稜堡群,這些稜堡較之定州稜堡更為堅固,也更為功能齊全,定州在改建稜堡之時,迫於時間,金錢等方壓力,較為粗糙,但就是如此,也讓蠻軍望而興嘆,而當初,李國公從李清處獲得稜堡的構造圖紙之後,立即在翼州開始興建,看似不起眼的小堡,地下幾乎被挖空,貯存著大量的軍械糧草,各個稜堡之間調動兵力不併是透過地面,而是透過地下通道,那裡敵人攻勢最猛,兵力便向那裡匯聚,這便造成了張愛民的錯覺。
每十數個小稜堡便有一個較大的稜堡統一指揮,望著延綿不斷的稜堡群,張愛民倒吸一口涼氣,修建這些東西不是一夕之功,難道在數年之前,安國公便已預料到了今日,因此才如此大興土木,修建這條防線?
“全線壓上去,既然打不下這些堡壘,就給我填,用土填也得給我填出一條通往翼州的大道來”張愛民咬著牙,大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