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到底是什麼因素使商場不採取降價措施呢?什麼因素能讓商場不使用“便宜每一天”這類毫無意義的文字來欺騙消費者呢?答案是,儘管大多數人並不去比較各家商場的價格,但是每一位零售商心裡都明白,有極少數人會去這樣做。而且,如果他們發現什麼偏差,如一場並非真正意義上的促銷活動,他們就會採取一些行動來應對。如果一家商店在銷售上玩弄太多花招,就會被這極少數人識破,他們會去有關管理部門投訴,並且提醒自己的親朋好友和熟人別再光顧那家商店了。市場之所以對顧客講誠信,是這些人在發揮作用。從首次提出顧客中存在這樣一群人以來的10多年,經濟學家始終努力對他們進行研究。經濟學家們發現,這類人存在於各行各業中以及各種社會、經濟組織裡。他們有“價格警戒員”的稱號。另外一個更常見的稱號是“市場內行”。 。 想看書來
第二章 聯絡員、內行和推銷員(13)
琳達?普賴斯是內布拉斯加大學的營銷學教授,也是內行研究的倡導者。她對一些內行進行了訪談,並把訪談過程製作成錄影帶。在其中一盤帶子上,一位衣著考究的男士興奮地講述著自己的購物方式。下面是他講述的一個片斷:
因為我總是密切關注著報紙財經版上的訊息,所以我能看出一些商品的價格走勢。咖啡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10年前,首次出現咖啡危機時,我就已經一直在關注巴西的霜凍天氣,並思考這種天氣對咖啡價格可能造成的長期影響,所以我決定要多買一些咖啡儲存起來。
訪談進行到這裡時,此人臉上洋溢著笑容。
我最後一共大約儲存了35罐到40罐咖啡。我買入的價格很低,3磅一罐的是美元,也有美元的……如今,3磅一罐的咖啡售價大約6美元。我覺得做這種事情很開心。
大家注意到他的執著程度了沒有?他竟然還記得10年前自己購買咖啡的價格,而且能精確到美分的程度。
但是,內行與眾不同的關鍵之處在於,他們並不是被動地收集資訊。他們並不是僅僅關注儘可能少花錢買咖啡的辦法。他們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一旦發現了這種辦法,他們就想把它散佈出去。普賴斯說:“一個內行能掌握許多不同產品、價格、商場的資訊。他常常喜歡主動與消費者討論這些情況,並且喜歡對別人的請求給予回應。他們在商場裡助人為樂。他們對商家的贈券大加否定。他們樂意帶著大家購物。他們有時購物也是為了大家……被他們否定掉的商家優惠券比常人可能得到的要多出4倍。他們把公眾與市場聯絡到了一起,各種市場資訊他們爛熟於心。他們知道各家零售商場洗手間的位置。這些都是他們要掌握的情況。”他們不僅僅是專家。作為一個專家,談到價格,例如:“談論汽車,這是因為他自己就很喜歡汽車。但是他絕不會因為你喜歡汽車,而且想要幫助你決策才談論汽車。市場內行就能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們與別人談話是出於社交動機。”
普賴斯認為,一半以上的美國人都認識一位內行,或者認識某個性格接近內行的人。實際上,她提出這一概念是因為她自己在研究生院讀書時遇到過這樣一個人,此人深深地印在了普賴斯腦海中,以至於他的個性成了現在營銷學一個獨立研究領域的基礎研究內容。
普賴斯說:“我在得克薩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是當時我卻遇到了一位絕對內行,他是猶太人。那天是復活節,我正到處找著買火腿,正好遇見他,就順便向他打聽一下。他說:‘你知道我是猶太人。我告訴你,這是你應該去的熟食店,這是你應該付的價格。’”普賴斯回憶到這裡,開始放聲大笑。然後說:“大家應該去拜訪一下他。他叫馬克?阿爾珀特。”
7
馬克?阿爾珀特50多歲,身材修長,精力充沛。他一頭黑髮,鼻樑高聳,眼睛不大,但卻炯炯有神,彷彿滿是智慧。他語速較快,表意準確,而且帶著絕對權威的口氣。他是那種不會說昨天天氣炎熱,而只會說昨天最高氣溫為30℃的人。他不走著上樓梯,而是像小男孩一樣跑著上樓梯。他給人的感覺是,即便到了他這種年齡,他還是對一切都充滿了興趣和好奇,如果你送給他一套兒童智力玩具,他會馬上高興地就地坐下來,拼湊出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來。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二章 聯絡員、內行和推銷員(14)
阿爾珀特在中西部地區長大,他的父親是北明尼蘇達州第一家減價商店的經營者。他在南加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如今在得克薩斯大學工商學院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