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需要分析,隨著天氣的變熱,失去傳統牧場的樓煩人日子只能越來越難過,如果撐到秋冬草枯季節依然僵持不下,他們唯有一條死路。現在已經進入了六月,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所以不發瘋才叫奇怪。按照正常心理來判斷,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匈奴人不予以援手,樓煩王現在必然已經放棄了攻入高闕的奢望,只寄希望於奪回陰山陽山避免滅族之災。
如果趙國的目的僅僅是迫使樓煩重新臣服以免除邊患,那麼可以說到此時戰略目的已經達到,只要靜待樓煩王無奈之下自縛請降就可以。然而趙國此次出征的目的並不僅僅限於此,那就不能點到即止,再加匈奴人在沉寂數月後突然排出哨探出現在樓煩人的地盤,正說明趙國的“軟弱”已經漸漸使他們耐不住性子了,同時也說明他們很有可能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要來一次大的行動。
趙國方面因為集緇縷的順利進行,朝廷所獲資財遠遠超出了預期,既保證了充足的軍備費用,也壓制住了宗室之中反對用兵北方的聲音。出了錢財的人不論是宗室中人還是富商豪強,不論可以換取的土地多還是少,從所出錢財交割到司徒署手裡開始,都在盼著朝廷儘快安定北疆,以便儘早從北三郡獲得實際回報。
在利益驅使之下,趙國境內盼戰的意願空前一致,空前高漲,消去了幾乎所有壓力的趙勝作為北征的實際統帥順理成章地在回到邯鄲幾日後再次踏了北去的路途。
這一次前往雲中與次不同,由於與樓煩的矛盾越來越激烈,並且匈奴參戰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大規模的戰爭,趙勝絲毫不敢有一絲怠慢,輕車簡從疾行北向,除了要在宜安停留半天以外,其餘時間都是朝行夜宿,沒有任何在別處停留的計劃。
宜安地處邯鄲之北,靈壽西南,在太行之下是一片少有的緩衝平原。此處原屬中山國管轄,趙武靈王二伐中山後將該地奪下建土城屯兵控制中山國南部,這一二十年來並沒有太大發展,依然是個沒有什麼人口,連趙國境內都沒有多少人知道的小城邑,而趙勝之所以要在這裡停留,恰恰是因為它的不起眼再加良好的地勢環境被廉頗看,將這裡改造成了訓練新式騎兵的秘密所在。
廉頗這幾個月一直在齊趙邊境奔波,還要抽出時間秘密前往宜安督導騎兵訓練,差不多都快累吐了,趙勝回趙國之前早早地向他傳回了齊趙關係趨緩的密信,總算讓他心裡的一塊大石頭落了地,心放在了騎兵的訓練和保密頭,為了免除閃失,這些日子以來一直駐留在宜安,所以當趙勝到達時早已恭候在了轅門之外,見到一隊車馬揚塵而來,連忙迎去將趙勝他們迎進了營中。
這處軍營剛剛被廉頗營建不久,為騎兵訓練圈了大片平坦的荒地,抬眼向西向北隱隱可見連綿的太行山。大中午正是最熱的時候,明晃晃的陽光之下一切都是那樣明朗。廉頗讓手下親信安頓趙勝隨從休息,自己則陪著趙勝先在牙帳中歇息了片刻,接著便在趙勝要求之下帶著他向警戒森嚴的騎兵訓練之處信步走去。
這地方極是寬敞平坦,不需靠的太近也能看到前面望不到頭的柵欄另一側極遠處成排的夯壘馬廄和大片錯落有致的帳篷隱現在茂盛的荒草叢中。疾風拂過,隱隱約約地似乎還能聽見極遠處一兩聲希律律的馬嘶。
此處練馬場是機密重地,光警戒線便不知佈置了多少道,除了廉頗安排在最內一圈負責警戒的那些精挑細選出來的極少數心腹兵士以外,就算稍遠些的外圍軍隊也不清楚裡頭在做什麼,足見廉頗的小心。這是他的地盤,方圓數十里內負責警戒保衛的軍隊不下一兩萬人,自然不用擔心趙勝的安全問題,所以這次陪同趙勝進去視察時,他不但自己一個隨從也不帶,就連趙勝那些隨從,除了絕不離半步的蘇齊以外也一律擋在了外面。
廉頗對自己的“功績”很是滿意,進了寨門以後,一邊陪著趙勝在長草叢中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走,一邊略帶著些得意的介紹道:
“這地方風亮,地方開闊,四周又都是山巒屏護,遠近的百姓也少,一個個過的那叫一個窮,末將讓宜安令隨便出了些價錢,他們便全都歡歡喜喜的遷了出去,沒費多大勁兒便空出這麼大片的草場。末將按相邦的吩咐寧少勿濫,特選了一百五十名年輕力壯、機靈聰明又口風嚴的兵將和三百匹健碩的好馬出來,全都圈這裡頭了。”
說著話又抬手向遠處胡亂地一指,接著笑道,“哦,馬鞍馬鐙這些東西末將已讓工匠多置備些以被需用,畢竟將來咱們不可能就這麼幾個騎兵。這兩樣東西實在機密,末將已經將那些工匠都圈在了那個地方,天天好吃好喝的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