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六章 圍觀麥收

蕭明悅這把可真算是出了名了。

到下午出發去西山農場幹活兒的時候,不止王彥過來了,李二孃和杜明居然也來了……

一問為啥過來,這倆人跟王彥的理由一樣,據說都是從村民那裡聽說了蕭明悅割麥子割到手指頭變成了篩子,一時擔心,過來了……

一個兩個的都這樣,這讓姑娘很是鬱悶,不過,有上趕著的免費的勞動力,這不用白不用,想到這,姑娘強忍下了眾人的奚落,硬著頭皮隨著大夥兒上了山。

上山是上山了,但是,大家在看到蕭明悅那滿是紅點的手掌後,一致決定麥收讓姑娘靠邊站。

即便是蕭明悅據理力爭,也沒幹過麥田裡那八個人。

沒錯,你沒看錯,是八個人。

這裡除了新來的王彥和杜明、李二孃外,還有大個子墨晨。

中午給姑娘撥了半個小時的毛刺兒,蕭明悅那眼淚汪汪的樣子讓大個子堵心不已,想著這兩天小青谷那邊的工程也沒有什麼緊要的事情,加之實在不想讓蕭明悅繼續遭罪,於是,墨晨就沒去工地,跟著來到了西山,當起了割麥工人。

蕭明悅一個人就算是全身張滿嘴,那也說不過八個人啊。最後,姑娘還是敗下陣來,乖乖的退出了割麥的行列。

眾人

不讓割麥子,蕭明悅覺得大家有點小瞧她,心裡很是失落,面上也蔫蔫的。

眾人看她實在不樂呵,最後,為了調動蕭明悅的積極性,給她分配了一個輕巧活,開著三輪車把割下來的麥子送到晾曬場。

墨晨他們心裡都算計好了,這開車並不累,而運送麥子呢,這活兒又十分繁瑣,這個過程中,需要人工一點一點的把麥秧抱上車,還需要一點一點的將麥秧卸下來,蕭明悅一個人來回跑,他們八個人割,肯定能供應的上。

說又說不過,幹活兒呢也確實不行,到了這個時候,蕭明悅也看開了,自己確實不是那能跟得上高伊寧他們的人,所以,運麥子就運麥子吧,這收穫的時候,啥活兒不是活兒呢……

晾曬場在西山山腳下,面積大約有個一百六七十平,原來這裡是一塊有點鹽鹼性質的土地,蕭明悅看種不了什麼,就打算建個涼棚連線左右兩側的小路。

後來,王剛過來勘察地形的時候提醒了姑娘,怎麼說西山也是個農場不是!種了作物怎麼也要有晾曬場地啊,姑娘想想也是,於是,這裡就平了地,鋪上了方磚,抹了水泥,建成了晾曬場。

晾曬場這個位置非常好,不管是上山去果林、倉庫,還是下山去菜園子、雞鴨棚舍,這裡都是必經之地,而且,這裡地勢夠高,不擔心被水淹,實在是晾曬糧食的寶地啊。

從晾曬場到東邊的農田,這中間有一條小路,正好夠一輛車透過,蕭明悅自己開著小三輪子,顛顛兒的一趟一趟的把地裡割下來的麥秧送到晾曬場攤平晾曬。

也是趕得天好,這兩天劉家灣風和日麗的,陽光充足這對收穫的人們來說那是最好不過了。

西山的麥子在田裡已經幹得差不多了,但是呢,總還是有一些水分的,需要晾曬一下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處理工作。

因為天氣好,差不多曬上大半天,晾曬場裡的麥子就可以打場了。

在劉家灣,麥子打場還延續著最古老的方式,那就是用磙子碾。

磙子,一種農具,通常是用石頭鑿成的圓柱形的一米多長的一段石柱,兩頭有凹槽,外部由用鋼筋製成的框架固定,馬拉或者用小型農機牽引,在力的作用下,磙子會在平地上咕嚕嚕跟著轉,轉起來以後,因為重量的原因,磙子經過地方的麥穗,受到擠壓,麥穗裡面的麥粒就蹦了出來,這就是所謂的麥子打場,這個過程非常簡單,只需要一遍一遍的重複就好。

本來蕭明悅計劃的打場是要等到麥子全部收回來以後才能進行的,但現在多了一倍的勞動力,姑娘呢,又閒下來了,於是,除了運送麥子以外,她一個人又開始了打場的工作。

要打場就需要磙子,這個古董玩意,蕭家是沒有的,不過,趕得也巧,王彥家有,老爺子聽說姑娘需要磙子,二話沒說就跑回去了一趟,十多分鐘後,電瓶車後面拖著就拉到了西山。

於是,最後,西山首批農作物的收穫就變成了流水線,一邊收一邊打。

人多好辦事兒,這話一點都不假,多了四個人,這每天都多完成了四畝地的收割,西山的麥田和蕎麥地,前前後後居然只用了兩天時間就完成了收穫。

當然了,按理說也沒有這麼快,但是呢,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