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報給了候龍濤。
“今天主要是為李卓書記接風洗塵,但是二、三個人太悶了,我叫上我的兩個哥們,雖然他們在系統內,但不是什麼大人物,幫我照顧著點。”
侯龍濤一聽,這裡面又有一個大人物,全市的幹部大會他也去參加了,並且他對李卓的瞭解比其他人更深刻一些。總書記對他的這個秘書可是寄予了厚望的,能將李卓安排到奉京,也可以看出總書記對奉京市的重視。
“那我知道怎麼安排了,六點怎麼樣?”
“行,檔次高一些,安排完告訴我。不用擔心你買單。”
“陳老弟,看你說的,有你在,那有我們買單的份呀。你說是吧,哈哈哈。”
電話對面的候龍濤一陣大笑。陳宇星撇了撇嘴,沒有接腔。看來這些人宰他已經習慣了。
“對了,我打電話是要告訴你,昨天晚間奉京發生的連環案,國安局已經全面接手,公安系統不再參與。就這些了,一會告訴你地點。”
候龍濤最後這句話才是今天他打電話過來的主要目的。
陳宇星微微一笑,他早想到了這一結局。而候龍濤從中發現了些什麼,將如何處理這件案子,就不在陳宇星的考慮範圍內了。
沒過兩分鐘,候龍濤的電話又打過來了,飯局的地點定在了市政府附近的一家剛開業不久的酒店,名叫“杏花村”。
陳宇星吩咐鬱聰給紀小云和苗壯打電話,約他們今晚到“杏花村”聚餐,他則親自給李卓打了個電話,邀請他今晚一起聚聚,同時也是祝賀他就任市委書記。
李卓剛剛上任,奉京的幹部們還不瞭解李卓的脾氣和秉性,敢於主動宴請這個新書記的人還沒有。李卓下班後只能回到自己的臨時住所,這幾天心情無比的鬱悶。他知道陳宇星已經回奉京兩天了。卻不聲不響,將他忘到了腦後,這顯然是一種怠慢,他心中的怨念正在逐漸的聚集。恰在此時接到了陳宇星的電話,他埋怨了陳宇星幾句,就欣然地接受了邀請。
陳宇星將這一切做完,距離下班還有一段時間,陳宇星開啟電腦,上網瀏覽新聞。陳宇星養成了一個習慣,喜歡瀏覽的網站是鳳凰網。這和在省民主黨派工作的五年裡。受到趙老頭潛移默化的影響有關。
進入鳳凰網的主頁,置頂的是一則閃著高亮的大號標題。《倭國宙斯艦隊東海折戟………北朝海軍一戰揚威》。
文中詳細介紹了發生在昨天晚上的東海戰事,但其所描述的戰況卻與實際的戰鬥場面有千差萬別的出入,也不知道寫這篇報道的作者是從什麼渠道得到的訊息。
然而,海戰的結局描述的還算準確,倭方的一艘1。2萬噸排水量的“鳥海”號宙斯盾驅逐艦和二艘5000噸左右的的準驅逐艦“高波”號和“夕霧”號,在與由三艘2000噸以下排水量軍艦組成的北朝海軍艦隊較量中,被潛伏在海底的二艘北朝海軍的潛艇擊沉。三艘軍艦均在一小時內沉入了海底,倭國艦隊1300多名官兵。傷亡人數達1100人,其中死亡400多人,失蹤500多人,傷100多人。幾乎算得上是全軍覆沒。北朝海軍官兵則無一人死亡,只有8名潛艇官兵受輕傷。
文中指出,倭、朝兩國海軍東海上的較量,讓世界軍事專家們大跌眼鏡。認為這是一個奇蹟,一個不可複製的奇蹟。這其中不僅有北朝艦隊指揮員對戰術的精準運用……潛艇海上埋伏戰術,使北朝潛艇在倭國艦隊的眼皮底下發射了魚雷。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戰績。同時也有倭國艦隊指揮官麻痺大意,驕傲自大,自以為是的思想作怪,使艦隊的反潛能力形同虛設。倭國整體戰術運用的失當,是北朝潛艇自殺式戰術取得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
文中最後對海軍軍事技術的應用做了深刻的反思。並對應用於海軍軍事領域的現代技術的可靠性提出了置疑。
倭國艦隊引進了米國最先進的雷達、搜尋、跟蹤、反潛、反艦和反導技術,並擁有先進的作戰指揮系統,技術的先進性領先北朝軍事技術幾十年,卻被北朝最原始的設埋突襲的戰術打的全軍覆沒。這不得不說是現代科學技術的一種悲哀。
文中感慨,掌握著先進軍事技術的國家,不是要更積極地思索如何研發更先進的軍事技術,而是應該考慮如何更好的運用現在已經掌握的技術。將軍事技術所蘊含的戰力發揮出來。
看過這篇文章,陳宇星不由苦笑,他在這場海戰中使用了一些暗底下的手段,卻引來軍事界對現代軍事技術的置疑和討論,這是他在這場海戰之前所始料不及的。
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