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3部分

定是要效忠皇上。

換位思考,周延儒和楊廷樞這一點都做不到,那也不可能到京城去。

“徐先生,你說的有些道理,我若是什麼表示都沒有,他日真的和周大人、楊大人對峙的時候,話也不是很好說,這樣吧,你代表我給周延儒大人和楊廷樞大人分別寫信,意思儘量明確一些,不要求他們和我之間保持親密的關係,但至少不要成為對手。”

“送給周大人的信函,要求京城的暗線想方設法送去,不要被錦衣衛和東廠的番子發現,至於說送個楊大人的信函,楊大人乘坐的船隻,明日就到淮安了,派人送去,等候楊大人回信,若是楊大人不願意回信,不要勉強。”

徐望華點點頭,轉身離開書房,前去寫信了。

兩天之後,徐望華出現在書房,臉上的神色充滿了憤懣。

楊廷樞的信函是徐望華親自送去的,沒有上船,但楊廷樞沒有下船,也沒有回信。

“大人,屬下實在明白,楊大人為何這樣做,難道他以為到了京城,真的就能夠施展抱負嗎,他和東林黨人是對手,到了京城日子怕沒有那麼好過。”

鄭勳睿早就預料到這樣的局面,楊廷樞既然得到了皇上的重用,此時肯定是需要回避的,徐望華說的很正確,楊廷樞忘記了一點,他和東林黨人是對手,此去京城,東林黨人豈會輕易放過他,說不定馬上就會展開算計和彈劾的。

“徐先生,有些事情我們無法勉強,人家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畢竟誰都要選擇正統,這也提醒了我們,周延儒和楊廷樞不過是開始,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詔書,我們必須要做好準備,還是那句話,凡是淮北和復州等地官吏的調整,一律以總督府的文書為準,詔書來了之後,或者是吏部的敕書來了之後,總督府徵求個人的意見,若是想著到京城去,可以離開,但若是到京城去了,反過來對付我鄭勳睿,那我就不會客氣,至於說皇上和朝廷想著往淮北派遣官吏,那就想盡一切辦法,將這些官員全部擠走,哼,到了這個時候,我也不會客氣了。”

“大人,屬下以為這樣軟弱了一些,若是真的有官吏離開,豈不是影響到其他很多人了。”

“徐先生,你放心,願意離開的人不會有什麼的。”

徐望華離開之後,徐佛家迅速來到了總督府,進入到書房。

半個時辰之後,徐佛家沉著臉回到了調查署,開始了一系列的部署。

鄭勳睿依舊在總督府,偶爾去參加講武堂的授課,楊廷樞離開南直隸到京城出任左都御史,在淮安的高層還是引發了一定的震動,誰都知道楊廷樞與鄭勳睿之間的關係,還有周延儒,這兩人一個成為內閣首輔,一個成為左都御史,表面看起來都是好事情,鄭勳睿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援了,不過這樣的道理解釋不通,畢竟高層不少人都知道,皇上對鄭勳睿是有著猜忌心理的。

第五百九十章掙扎中做出的決定

秦王朱存樞很是煩心。

朱存樞的日子本來算是過的不錯,自從與鄭勳睿建立起來非同一般的關係之後,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一直都是優哉遊哉,陝西各地逐漸趨於平穩,他的府邸也受到了鄭家軍的保護,內閣以及六部和都察院,從未彈劾過他,也沒有辦法彈劾,這樣的安寧日子,對於大明的王爺來說,是最為舒心的。

特別是流寇大規模侵襲河南與山西兩地的時候,太原的晉王朱求桂、平涼的韓王住覃火脊、彰德府的趙王朱常萸、衛輝府的潞王朱常淓、南陽府的唐王朱聿鍵等等,悉數進入陝西避難,悉數都是來到了西安府城,雖說按照皇室的規定,朱存樞不可能接納這些王爺到自己的府邸居住,但他還是可以宴請和安慰這些王爺的。

後來河南與山西各地稍微平穩之後,朝廷來了文書,要求這些王爺回到各地的封地去,這些王爺臨走的時候,異常的羨慕朱存樞,在他們看來,朱存樞過的就是神仙日子。

身為大明的王爺,命運其實很悲慘,無職無權,不準過問朝廷的事情,不準離開封地半步,不準結交朝廷官吏,若是違背其中任何的一條,遭遇到彈劾之後,命運都是很悲慘的,說的不客氣一些,大明的王爺就好比是皇上餵養的豬,就知道吃吃喝喝就行了,什麼事情都不要管不要過問。

王爺府邸裡面都有專門的護衛,不過這些護衛成分複雜,錦衣衛和東廠番子是少不了的,他們時時刻刻盯著王爺的舉措,稍微有什麼出格的事情,就會直接向皇上稟報。

王爺還是朝廷的出氣筒。內閣以及六部、都察院有事無事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