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更是由於其天性,個個美貌如天仙,基本上和這裡的人類似,這也是他們在觀察後,認為這裡的人類是進行了基因最佳化的結果。
“何少校,你認為我們這次接觸的任務,能有多大的成功可能?”一名男性校官,正沒事找事地對著一名女性獻著殷勤。
“這要看大家的心理預期了,畢竟對方也是人類起源,相信和平共處還是能夠達成的,銀河系這麼廣闊,未來與我們為敵的文明數不勝數,想要找到一個天然的盟友太困難了,相信他們也會有這樣的想法”那名美麗的女性校官這樣回答著,她很享受這位男性的問詢,這就是基因最佳化的好處,親和力是可以透過面相調整,有的人天生就能嚇哭小孩,這不是一句假話。
“我倒不這麼認為,我們人類向來就是擅長於自己打自己,不管哪一個國家,早年形成的對資源爭奪,對人力的爭奪,已經形成了這種思維。相信在宇宙中,更是會表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經過萬年前的末日後,宇宙文明有多險惡,我想都很清楚”另一個男性校官有不同的意見。
'正文 第六百四十一章 寄宿的世界(十七)'
“那已經是萬年前的歷史了,現在人類不早就成了一個集合體了嗎?”有人反對。
“哈哈,集合體,那還不一樣有那麼多的勢力分別,亞洲的,歐洲,非洲,美洲的,地球的,月球的,火星的,還不一樣把自己人分成那麼多,每十年一次的太空聯合大會,哪次不吵到快要動手的臨界點才互相對利益分配做出妥協,發現的那些殖民星球份額,每次都要大動干戈,在這點上,人類除了技術比一萬年前有了根本的變革,但道德水平還真不見得有根本變化,就和古代人一樣為了金錢美女而反目成仇一樣,現代人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的爭奪”那個抱著悲觀心態的男性校官搖搖頭,人類進化史就是一部鬥爭史,好歹到今天,由於蛋糕足夠大,鬥爭的烈度降低了一些,但哪天發生真正的爭鬥,其慘烈程度不亞於歷史。
登陸探測飛船很快在幾人的爭論中,慢慢接近蛇夫星人的星球,開始接觸對方的飛船防禦陣地。
正如之前遠端偵查得到的結果,這些飛船也是光速飛船,從這點上來看,就說明他們發展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如果算上對方遷移到這裡花費的時間,那麼他們實際有效發展時間只有幾百年,這麼點時間內,就能發展到光速飛船的地步,雖然他們是攜帶了整個地球的知識庫和基因庫,但也能證明他們有某種機制可以做到遠遠超出地球的發展程度。
“請對方的最高指揮官會話,”地球人的登陸探測飛船使用了明文廣播,因為對方不是外星人,加上之前有過直接的通話,所以他們並不擔心對方會理解錯誤。
“你們是來談判的嗎?,地球已經多發展了上萬年的文明,怎麼在面對其他文明的時候,還是和大航海世代一樣,要靠著大炮和火槍來給自己的談判增加勇氣,否則就不敢上岸?”
登陸探測飛船上的十個人對這個尖銳的問題感到不好回答,的確,如果是來表達和平希望的,似乎不應該帶著這麼龐大的艦隊群,上千艘光速飛船,更像是征服,或者是大遷徙,絕對不像是來進行友好訪問的,更不用說,他們在未經許可進入這個恆星系,已經是藐視了對方的武力存在。
現在對方表示剋制,只能說雙方勢均力敵,或者處於下風,才會有這樣的選擇,否則他們肯定要威脅退出這片空域。
“作為個人我們非常抱歉,但艦隊並非是來征服的,而是由於架設空間通道,需要這樣的數量”也許是無意,也許是有意炫耀地球技術的發展水平,帶頭的負責人,將一個重要的機密說了出來。
“要架設空間通道?那麼看來地球方面,是不會放棄建立雙方聯絡的舉動了?”此時蛇夫行星上的最高統帥正在直接和這些預備登陸者對話,他當然一聽就明白了對方的目的,是否掌握空間技術,意味著一個文明是否有向高等文明邁進的潛力,是否能在這個不斷膨脹的宇宙中真正擁有一片生存空間。
只有外向型的文明才能生存,不管是人類已有的歷史,還是在科幻想象中,人類都在相信這點。想要成為外向性的文明,交通工具的發展自然是重點,在地球世代是船和海洋決定一個文明是否是外向型的,在宇宙世代,那就是光速飛船和空間技術,前者提供了星際殖民的可能,讓人類可以利用相對論效應在有生之年抵達可殖民星球,後者解決了殖民星之間的物質人力溝通的可能。
幾乎是在瞬間,蛇夫人的最高統帥,就已經明白了地球現在所掌握的太空交通技術,